正文 第21章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最給力(3)(1 / 3)

我在美國生活了多年,經過長年觀察,我發現,在美國,大多數人都在自覺地遵循規則,即便沒有懲罰規則,也不會違背自己的行為準則。如無論是超市、銀行,還是汽車旅館,所有停車場最好的位置都是留給殘疾人的,沒有誰去占殘疾人的停車位。

美國人為何這樣守規矩?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地守規矩,無形中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模仿榜樣。

當然,美國孩子的規則意識特別強,也與父母從小注重給孩子立規矩有關。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就是一個十分注重給孩子立規矩的人。

一次,在父親節到來之際,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晨間秀》的節目主持人哈裏·史密斯約訪了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奧巴馬欣然接受采訪,並暢談自己做“第一父親”的體會與感悟。在談及對女兒馬莉婭和薩莎的教育時,他說,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規則意識——給孩子立規矩,製定家規。

規矩就是規則,在孩子小時候,父母一定要為女兒們定下家規。“有了規矩,孩子才長得好。”反之,不給孩子定規矩、製定家規,受害的不僅是父母,更會害了孩子。

奧巴馬給馬莉婭和薩莎製定了“九條家規”,除了讓馬莉婭和薩莎每天自己鋪床外,奧巴馬還規定她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分擔家務,如遛狗、喂狗;要按時完成作業;在上學的日子不能看電視;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安排充實的課餘生活,不準追星等諸多“限製”。

不止美國總統注重給孩子立規矩,美國普通家庭的爸爸也十分注重給孩子立規矩。

就拿吃飯來說,麵對不好好吃飯的孩子,中國媽媽總是挖空心思地設法讓孩子多吃點兒,如換著花樣給孩子做飯做菜,若孩子好好吃飯就有獎勵。但美國人則認為孩子吃多少應該由他自己決定,不過他們會關注孩子在餐桌上是否守規矩,比如,吃飯時必須坐在餐桌前,保持安靜,不能端著碗到處亂跑;喝湯的時候不能發出聲音,即便不小心打了個嗝兒,也要趕緊向他人表達歉意。

那麼,美國爸爸通常會給孩子立哪些規矩呢?

(1)做事要先請示

美國爸爸規定,不論孩子想做什麼事,之前都要先向自己,或是向媽媽請示。因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媽媽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媽媽允許了後,孩子才可以去做。媽媽規定不能做的事情,孩子堅決不能做。因而,在美國,孩子想吃糖果,想與小朋友玩,都要先請示媽媽。

(2)做錯事要受罰

如果孩子犯錯了,就要受到處罰。這是美國的爸爸從小就給孩子立下的規矩,並且爸爸們說到做到,如果孩子犯了錯,就堅持對犯錯的孩子進行處罰。

美國爸爸對孩子最常用懲罰的方式,就是關禁閉。目的是讓小孩子從小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做錯事一定要受罰。

但這種規矩對小孩子來說,是非常嚴厲的一種處罰。因為在禁閉期間,孩子既不能看電視、打遊戲,也不能出去玩,除了吃飯外,必須要待在自己房裏。

至於孩子被關多長時間,則視孩子的年齡而定,犯錯的孩子年齡越大,被關禁閉的時間就越長。通常,2歲的孩子關禁閉時間為10分鍾,而5歲的孩子時間要長些。

(3)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美國,孩子通常都要接受這樣的規矩:從小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不小心把同伴的玩具弄壞了,爸爸就會讓他賠人家孩子的玩具,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如果孩子沒錢賠,爸爸會先借錢給他,再規定在多長時間內必須歸還。如果孩子沒其他能力賺錢,那麼,父母就讓孩子做做家務,每做一項家務給孩子多少錢,孩子賺足了錢就會還給爸爸。這樣的規矩,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