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最給力(3)(2 / 3)

(4)立下了規矩,就不能打破

遇到孩子撒潑、哭鬧時,美國爸爸會先哄孩子,如果孩子還是不聽話,爸爸們的態度就會一下子變得很嚴厲:“看著我的眼睛,說不可以。”此刻,孩子一般都會讀懂爸爸的眼色,乖乖地聽話,不再任性胡鬧了。

以上是美國父母給孩子製定家規後的應對措施。不過,大多數美國父母在給孩子立規矩時都很謹慎。

從表麵上看,他們給孩子設定的規矩和行為限製相對少,孩子比較自由。如他們允許孩子犯小錯誤,讓他盡可能地自己去發現。但如果他們決定給孩子立規矩,就會堅決執行。同時,他們會采取一些處罰的舉措,以此表明違反規矩的後果,而且不管孩子如何哭鬧或發脾氣,他們都會讓孩子守規矩。

(5)破壞規矩,要計時隔離

孩子哭鬧或發脾氣時,美國父母常用的小對策是“計時隔離”。

“計時隔離”是用來“懲罰”那些不守規矩的孩子。例如,當孩子在家不聽父母或家人的話,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父母就會把他抱進他自己的臥室,讓他獨自待上3分鍾。3分鍾後,父母會準時把他抱出來,但要告訴他為什麼“懲罰”他,他哪些地方做錯了,需要如何改正。這種教育方法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很有效。

事實上,這是一種冷處理的教育方法,美國父母為何用這種教育方法呢?

首先,這是因為美國法律規定,小孩必須隨時有成人陪伴和保護,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無援的感覺,而一旦被“冷落”,必然難以適應。

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群體意識,把孩子從群體中隔離開來,就會使他們感到自己被區別對待了。這也讓他們明白:淘氣是不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讓淘氣的孩子暫時離開,可以緩解大人和孩子之間的緊張氣氛,使孩子能夠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為……記得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一家去西雅圖,正好遇到堵車。平時高速公路上下班高峰期間雖然也會堵車,但很少碰到像那次那樣堵得完全停下來走不了的情形。

當時,路上有4條車道,其中一條是緊急停車道,而排隊等候的車道有3條,自始至終沒有一輛車駛上旁邊的緊急停車道。

“這麼多的車……一會兒通行了也要慢,要不,我們停在緊急停車道上去?!”我開玩笑道。

“不!不能那樣做!”朋友的孩子答道。

“為什麼?!”我故作驚訝地反問道。

“緊急停車道本來就是有緊急情況才能停的嘛,我們又沒有什麼急事,怎麼能停在那兒呢?”朋友的孩子有些著急!

“嗬嗬,孩子,我開玩笑的!”

一聽我是開玩笑的,孩子也輕鬆地笑了。不然,孩子肯定還會著急,因為規矩對於他,已像春天撒下的種子,早已萌芽,並茁壯成長。

你想給孩子立規矩嗎?如果你想給孩子製定規矩,又不知從哪裏入手、如何入手的話,不妨跟美國的父母學習一下。相信學習了他們給孩子製定家規的態度與方法後,你將會受益匪淺!但爸爸們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美國父母給孩子製定的規矩,以及立規矩的方法,絕不能生搬硬套,要適當地借鑒參考,並靈活運用。

德國爸爸這樣給孩子立規矩

一提德國人,很多人都會想到呆板這個詞。事實上,德國是一個特別遵守法律和紀律,做事特別認真的國度。

一位留學德國、工作多年的朋友說,他在德國待了十多年,從未看到過一輛闖紅燈的車,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無聲的街上,德國人依舊沿著橫行線,看著紅綠燈過馬路。事實上,德國人是聰明的,正因為他們守規矩,不犯法,他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