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尊重孩子,做女兒的良師益友(1 / 1)

女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專家。孩子一生下來,就以父母作為模仿對象;到後來,進了幼兒園、學校,老師也會成為模仿對象。但隨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們就會逐漸學會獨立思考,漸漸有了自己的思想。這時,其模仿的傾向日益減少,對事情擁有自己看法的機會增加,從而迫切需要有朋友來溝通、交流、分享。而父母要想繼續影響女兒,就必須擔當起這個角色,做女兒的良師益友。

父母要做女兒的朋友,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家庭教育研究人員認為,父母至少應做到如下幾方麵:

(1)平等和尊重

把女兒視為家庭的平等成員,尊重女兒的人格尊嚴,能讓女兒獨立思考、自由選擇。讓女兒自由選擇也不是說父母就無所作為,父母可以引導,可以幫助分析,但最終的選擇權在女兒手裏。如果女兒選擇錯了,她自己將承擔責任,一旦意識到錯了,她能很快改正。如果是你幫女兒做出選擇,即使對了,她也不一定會做得很好;要是錯了,她會怨恨你,因為責任在你。

(2)要認真傾聽女兒的意見

父母要與女兒做朋友,家裏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長說了算。尤其是遇到與女兒有關的事情,一定要與女兒商議,聽取女兒的意見。意見對的,要接受;不對的意見,要做出解釋。當你就家裏的某件事做出決定時,如果征求女兒的意見,一方麵有利於女兒健康成長,女兒會感到她是家裏平等的一員,在以後會積極為家庭著想;另一方麵也有利於事情本身的完成。

(3)要爭取理解女兒

做父母的應給女兒的成長製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氣氛,並努力深入女兒的內心世界,理解女兒的願望,尊重女兒的選擇,支持女兒的正當要求。同時,也向女兒敞開自己的胸懷,讓女兒了解父母的思想,感受父母的喜怒哀樂,爭取女兒的信任和理解。這不僅能幫助你真正成為女兒的朋友,而且有助於你更好地引導女兒成長。

(4)對女兒成長中的問題多擺事實、講道理來解決

不要輕易對女兒的行為做出評價、發指令,盡量引導女兒自己去思考。要多關心女兒的思想和行為,對於問題,應通過談話、協商,取得相互間的溝通和理解,最後求得公正合理的答案。

(5)做女兒的朋友

父母要做女兒的朋友,這對女兒的一生都很重要。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原則,遷就女兒的錯誤。

父母給女兒發展興趣愛好的自由,但並非自由放任。應該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嚴格的要求。如果確實女兒錯了,就不能有任何遷就,一定要嚴肅指出,並做出相應的解釋,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也弄不清楚的地方,就不要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自己搞錯了的地方,要勇於向女兒承認自己的過失。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風給女兒做出表率,引導女兒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隻要注意一下周圍就會發現,那些沒有家長架子的父母與女兒相處融洽,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女兒民主意識強,強調公平、自由,注意講事實、擺道理,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積極選擇的能力;她們處理問題比較全麵,有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她們為人心胸開闊,能與人友好相處。而這些方麵正是現代社會應該具備的,所以女孩的父母要爭取成為女兒的朋友,做好女兒的朋友,以更好地引導女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