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培養女孩的自信心要從一點一滴做起(1 / 1)

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長一點一滴培養和樹立起來的。

一位有經驗的留美華人這樣寫到:

“那天,我女兒班上年齡最小的同學麗娜在我家畫畫,女兒要和她出去玩時,我順手要把一堆塗抹得亂七八糟的紙張扔掉,麗娜見狀急步過來對我說:‘阿姨,別把這些畫扔了,我還要帶回家去呢。’見我沒說什麼,她又問:‘你不喜歡我的畫嗎?我媽媽一定會喜歡。她告訴我,不管我做什麼她都喜歡,因為她愛我,我是天下第一。’看著麗娜的那認真勁兒,我知道,她的自信在媽媽的培養和鼓勵下已經根深蒂固了。我自愧不如麗娜的媽媽,她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地使孩子樹立信心,而我險些將孩子的自信心毀掉。”

還有一位留美多年的華人深有感觸地說:

“你可千萬別隨便批評美國孩子,哪句話說不好,人家就會告你一狀。”原來,她曾臨時幫美國人帶孩子,那個小姑娘邊看電視播出的冰上舞蹈節目,邊在那裏笨手笨腳地模仿。她邊跳邊對這位華人說:“阿姨,你看我跳得是不是最好?”這位華人好心而又認真地對她說:“你現在還不是,你要努力,才可以做世界第一。”這話在中國人聽來沒一點問題,既實事求是,又有鼓勵鞭策。誰知那個美國女孩聽後卻哇哇大哭起來,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能她一直都在媽媽的認可和鼓勵下認為自己是最好的,而我隨便一句話,無形中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在美國,無論孩子長得多醜,別人都不會對她說真話,而是告訴她(他)長得有多麼可愛,多麼討人喜歡。

即使在某些孩子的重要性被忽略的家庭,美國的大環境也會時刻提醒家長和孩子要關注自己。

曾有一個三口之家到餐廳用餐,服務生先問母親要點什麼,接著問父親要點什麼,之後問坐在一邊的小女兒:“親愛的,你要點什麼呢?”

女孩說:“我想要熱狗。”

“不可以,今天你要吃牛肉三明治。”母親非常堅決地說。

“再給她一點生菜。”父親補充道。

服務生沒有理會父母的提示,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女孩問:“親愛的,熱狗上要放什麼?”

“哦,一點西紅柿醬和黃醬,還要……”她停下來怯怯地看一眼父母,服務生一直微笑著耐心等著她。女孩在服務生的目光鼓勵下說:“還要一點炸土豆條。”

“好,謝謝。”服務生轉身徑直走進廚房,留下兩位半張著口,吃驚不已的父母。

“你知道嗎?”女兒避開父母的目光,望著遠處輕聲細語地說:“原來我也沒當真的。”

可以想像,這個服務生帶給女孩的不單單是平等,更多的是自信。

在美國,家長對孩子常說的話是:“你是最美麗的、最聰明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當總統!”“失敗怕什麼,這次不成,下次不就成了嘛!”“啊,考了80分,不錯啊!比老爸當初強多了。”更多的是從家長的嘴裏吐出“孩子,我為你驕傲”之類的話。

美國家長在家庭教育上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要像愛護繈褓中的嬰兒一樣愛護孩子的自信心,並加倍小心地培育孩子的自信心,當他們自信的翅膀長滿了豐滿的羽毛時再讓他們經受風雨。家長要點點滴滴地幫助孩子不斷地清理心理上的畏懼感,使孩子的學習處在輕鬆的心理環境中。要想讓孩子成就大的事業,就要通過大人的言行舉止使孩子增強自信,讓孩子相信運用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才幹,能夠圓滿地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