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孩子的膽小性格應從不同原因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相應措施。
(1)家長要糾正不正確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不能心急,也不能打罵指責,更不能用鬼怪來嚇唬孩子。要耐心引導,正麵教育。對膽小的孩子不能用強製的訓斥的方法。切記,家長千萬不要把一個怕水的孩子強行推下水去,這樣做,絕大多數效果不好。如果發現孩子盡管怕水,但還是站在離水很近的地方,那麼,家長應該耐心等待,給孩子時間,最後,他一定會下決心,自己走進水裏去的。
有的女孩子不敢獨自進空房,家長不要強行逼迫孩子進去,最好先陪孩子一起進去,讓孩子到房裏看看確實沒有什麼可怕的,以消除孩子的疑慮。下一次,家長可以送他到房門口,家長站在門口不走,讓孩子進房子裏去取東西,當孩子進房裏後,回頭看看家長在門口不走,他便會較放心地進去取東西。這時家長應表揚並鼓勵他,慢慢孩子的膽量就會大起來。
有的女孩怕狗、怕貓,一看到它們就心驚肉跳,惟恐躲避不及。家長可以自己先摸一摸,或讓其他不怕狗的孩子先摸一摸,讓她看看。然後,再鼓勵孩子自己也去摸一摸狗,使她親身感到並不可怕。最後,孩子就會高高興興地把它抱起來,逐漸地就不怕貓狗了。這個方法叫做係統脫敏療法,是一種治療膽小十分有效的方法。
對膽小的孩子要耐心引導,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交麵,如家中來客,可讓孩子去接待,送茶倒水,迎客送客;鼓勵孩子自己去商店買東西,問價錢,付款等。
(2)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長應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臉,自己整理玩具,家長要做方法上的指導。孩子認真做事後要表揚,做得不太好,除要告訴她怎麼做以外,還應鼓勵她,以增強其下次做好的自信心。
(3)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
家長應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家長應利用講故事,做遊戲,看電影,讀書等各種形式,來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膽量和毅力。讓孩子學習書中、故事中、電影中的英雄形象主人公的勇敢和堅強的精神。
下麵讓我們看看賀龍元帥是如何對女兒進行膽量教育和訓練的:
一天,賀龍正在看書,見女兒黎明頭發濕淋淋地進了屋,便問:“幹什麼去啦?”
女兒回答:“遊泳去啦。”
“學會了沒有?”
“還沒有。”
“喝水了嗎?”
“沒有,我怕。”
賀龍放下手中的書,說:“這可不行,想學遊泳怕喝水還行?你要記住,不論做什麼事,一定要下決心,舍得付出代價。學遊泳嘛,喝幾口水就是付代價,膽小怕事的人,是永遠不會有出息的。”
從此,每當黎明學遊泳,父親就拿個小凳子坐在遊泳池邊監督。他鼓勵孩子往深水裏跳,有時幹脆往深水裏推。很快,黎明學會了遊泳。
黎明16歲那年,學校開展軍事體育訓練,她報名參加了少年宮摩托車訓練班。
媽媽知道後,擔心女孩子騎摩托車太危險,不想讓女兒參加。賀龍對愛人說:“人家都說摩托車運動是勇敢者的運動,讓我們的女兒去鍛煉,做個勇敢者,不是比關在家裏好得多麼?”
媽媽答應了。女兒黎明終於成為了摩托車訓練班出色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