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帶領、支持女孩的獨立行為,有助於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內向、怯懦等毛病。一位母親利用購物,非常成功地對膽小的女兒進行了訓練,下麵就是她的回憶:
一次,帶女兒去商場買東西,付款時,突然想讓女兒試著交錢。我俯下身對女兒說:“這個娃娃是給你買的,就由你去交錢,好嗎?”5歲的女兒怯怯地看著我問:“媽媽,那個阿姨會不會要我的錢呀?”“會。”“那阿姨找錯錢了怎麼辦?”女兒還在想辦法推脫。我鼓勵她說:“不會的,阿姨是用電腦收錢,你把錢給她,電腦會把錢算得清清楚楚的,而且媽媽也會幫你算錢呀。”看著我這麼堅持,女兒無可奈何地答應了。我將錢塞到女兒手中,女兒還是有點緊張。我一直鼓勵地看著她,女兒漲紅著小臉,走上前去,把錢高高地舉給了收銀員。收銀員看到女兒,趕緊接過錢,順便還誇了女兒一句:“這麼一點點就會幫媽媽做事了。”阿姨的誇獎大大刺激了女兒,一路上她興奮不已,回去之後,她跟爸爸講了三四遍。
從此,我們一同購物時,不等我說話,女兒總是非常積極主動地幫我付錢,當然也換回了一次次的稱讚。我感覺到女兒似乎有了一些變化,她變得開朗起來,也不害怕走出家門了。
後來我決定進一步鍛煉女兒,一次我把女兒叫過來:“你自己去旁邊的書店買一本字典,好嗎?”“我一個人去呀?”“對,你一個人去,就是咱們家旁邊的那個店,你不是和媽媽經常在那裏買東西嗎?那裏的阿姨都認識你了,她們不是還誇你能幹嗎?”我把錢放在女兒的手裏,女兒看著我堅定而不容討價還價的目光,隻好出了門。不一會兒,就見她手裏拎著一個小袋子回來了,滿臉得意的神情。我打開袋子看看字典,買對了,錢也找對了。我親著女兒的小臉蛋,不住地誇獎她:“瞧,寶貝多能幹,會自己一個人買東西了。”女兒也很興奮,看得出她也覺得自己很能幹。以後,家裏小件的日用品短缺或者她自己需要什麼東西時,隻要我一講,女兒就會主動要求前去購買。
通過自己購物,女兒的膽量變大了,各方麵的能力也都有所提高。家裏來了客人,她會打招呼,到了幼兒園也能跟小朋友一起玩了。幼兒園老師誇獎她,說她的變化很大,女兒自己也很開心。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教育孩子,家長要找到一個切入點。讓孩子自己購物,不失為一個好途徑。通過購物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膽量,還會有很大的收獲:
(1)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增強
要購物,就得和別人交流。以前靠家長,現在單獨購物,就必須和別人交流。盡管隻是一兩句話,但時間長了,這種與人交往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增強,口頭表達能力也隨之增強。
(2)增強了孩子的記憶力
四五歲的孩子要買東西,一般是按父母的囑咐買,有時過一會兒就會忘記,所以孩子必須牢記購物的物品名稱,這樣也就增強了孩子的記憶力。
(3)鍛煉了孩子的應變能力
購物時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這需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剛開始購物時,如買不到合適的物品,孩子可能會跑回來“請示”怎麼辦,後來再遇到此情況,孩子便會自己做主,到另一家去買。
(4)培養了孩子愛惜物品、勤儉節儉的好習慣
學會購物之後,孩子知道了家中物品都是花錢買來的,而非天上掉下的餡餅,從此就會知道愛惜東西了。
(5)鍛煉了孩子的計算能力
剛開始購物時,我們可以給孩子不需要找零的錢,等孩子稍大時,給的錢就不再是不需要找零的了。如一袋醬油一元一角,給她一元伍角,找回四角錢等等。慢慢地,孩子自然學會了簡單的計算。
當然,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及購物活動的順利進行,讓孩子購物要考慮以下因素:第一,年齡不能太小,太小的孩子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而且還可能伴有危險;第二,購物地點最好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最好和店主或營業員是相熟的;第三,讓孩子購物的物品應是一些小的日用雜品,或者是自己需要的一些學習用品等;第四,給孩子的錢麵額不要太大;第五,錢幣上細菌很多,要讓孩子養成購物後洗手的習慣;第六,最好讓孩子在買回東西後,再跟父母算算賬。這樣,孩子可以鞏固計算能力,家長也可以趁機再表揚表揚孩子,增強其成就感。
孩子養成勇敢、自信的品格也需要從小就對她一點點培養、一天天積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