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如何麵對女兒的“約會”(1 / 1)

女兒開始與男孩子約會,這件事總是使父母感到很緊張,害怕女兒感情受到傷害,學習受到影響,更多的恐怕是與性有關的問題,的確有如履薄冰之感。為什麼不幹脆禁止她去約會?這樣做聽起來很簡單,但問題很多,也不一定明智。父母或許能夠暫時推遲她進入男女關係世界的時間,但不能永遠推遲,沒有人能夠減弱女兒吸引男性注意的欲望。相反,那隻會使她加強自己的努力,或者變得不誠實了。而且父母應當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禁止女兒約會的願望呢?約會的好處與壞處各是什麼,心裏是否清楚呢?

其實約會有許多好處:

(1)幫助女兒學會怎樣在男女混合的集體中把握自己

如果她和她的同齡人一起參加舞會,那麼每個人都會感覺最初沒把握,但隨著與男孩子接觸增多,她們都會變得有信心並逐漸適應起來。比別人晚接觸這些事物的人,就隻能單獨地麵對這些不適應。隨著約會次數的增多,對異性的了解加深,這樣幫助她辨識異性,有助於同一個令人滿意的男子發展成長遠關係。

(2)同男性的單獨的接觸,可以幫她更好地認識自己

約會幫助女兒從全新的角度認識到自我:她在這個世界中起什麼作用?怎樣感受自己的成功和失敗?她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嗎?對需求有決斷性嗎?或她覺得自己必須向他人屈服?她是否足夠堅強麵對約會時的矛盾心態,還是停留在她原來的程度上?她的一些經曆或許很痛苦,但也很有趣、有教育意義。但最為關鍵的是,這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人為的抵製隻能增加心理壓力。

(3)她搖擺不定的心會穩定下來

當女孩子有了第一個真正的男友時,她搖擺不定的自信會穩定下來。

許多女孩子說她們在有了第一個男友後感到更自信了。畢竟性別的角色是人所擔當的許多角色中的重要的一個。她們從異性的眼光中重新發現自己,最後她找到了自己價值所在。初次與男性建立關係的最大意義不在於關係本身,而是在於他對她的態度會決定以後關係中她希望如何被異性對待。

青春期中的初次男女關係是對女孩子自信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過去的一些努力會顯示出價值,如果在父母的教育下,她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並且培養出了有力度的個性,在她頭腦中,她已肯定自己和任何一名男子一樣有價值,值得尊重,有決斷力,那麼她對這個考驗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

女兒在這一階段十分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建議,例如如果父母感覺到她期望有約會,卻未被邀請,就應當找機會同她聊一聊,首先要使她安心,這並不表明她永遠不會有約會,然後要幫她具體分析一下原因。一定要使她明白中學時期不是每個人都要有約會。注意不要取笑,也不要主動提供建議,注意力放在消除她心理上的焦慮。

其實對約會最明智的態度是,無論女兒是否在約會,不要對這件事太注重。讓她明白這隻是“邊沿項目”,從父母這裏就不應大驚小怪,明確地表示這隻是眾多發展“項目”之一。女兒的成長需要成功的鼓勵,但青春期與男友關係的成功與否不決定女兒將來生活的成功與否。對女兒來講這是學習與實踐的內容之一,沒有必要過於沉重地對待它。

父親的引導在這一階段至關重要,基於他的男性體驗,他對約會對象的態度、觀點、建議對女兒都是很有價值的。父親可能是女兒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男性,他的讚同與否對女兒在與男性世界發生關係的重要時刻起著關鍵的作用。一些來自父親的信息是十分有幫助的,他可以告訴女兒男孩子的心理狀態,使她知道男孩子經常也同她一樣不自在,心裏沒有把握。

不要根據某一男性的需求來判斷女兒是否符合他的要求。父母的目標應是發展女兒的自信,確立一個她自己的標準,使她符合“她”的標準。這一點應當讓女兒明白,不應“貶低”自己。

父母隻能提供好的建議,向孩子指出明智的態度,但一個人性格的最終形成隻能在於自己。父母不應當過於介入女兒與其他男孩子的關係,幹涉他們關係的發展。

在向女兒提供幫助和建議時,要把以下各點牢記在心:

提供建議時,先要得到許可:我能提供一些建議嗎?

記住建議隻能是建議,它可被接受也可被拒絕。

不要問她是否聽從了你的建議。提出建議後就不要再問,除非女兒自己提及。

教給女兒認清怎樣的男女關係是健康的,最好的方式是在家裏給她樹立榜樣。如果女兒看到媽媽是受男性尊敬的——尤其是她的丈夫——而且這種尊重來自於對媽媽的社會性的能力的認可,例如,她的聰明和決斷性行為,而非外表、門第等,女兒就會要求從和她外出的男孩子那裏獲得同等的尊重。相反,如果她看到媽媽總是把別人的要求和欲望放在第一位,使自己處於被支配的地位,她也就可能屈服於她生活裏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