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界經營者的達摩克利斯之劍(1 / 1)

跨界經營者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視野

作者:董金鵬

10月中旬,凡客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消息再度引發人們對其命運的擔憂。資金緊張的背後,則是互聯網企業跨界經營的普遍隱患。而這個隱患,其實在凡客創業的第一天就已埋下。

跨界經營的先天缺陷

2007年,陳年帶領創業團隊成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的卻是服裝生意。他們鎖定中國網民中30歲左右的人群,以快時尚的概念和互聯網的基因去經營這家服裝公司。作為一家顛覆傳統服裝行業的互聯網公司,凡客很快在中國走紅,成為令服裝界敬畏的電商企業。

但隨著傳統服裝企業也涉足電子商務領域,凡客的互聯網優勢逐漸被削弱,比如:天貓和京東等就替傳統企業扮演了服裝電商平台的角色。而作為一家跨界經營的公司,其在服裝設計和生產等方麵的短板卻未能得到彌補。陳年雖不止一次強調凡客的互聯網快時尚定位,但對產品質量和設計等提及較少。打開凡客自創業以來的大事記,也會發現,除了融資就是與營銷相關的事件。

凡客也曾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最近幾年接受“小米化改造”的思維,對其市場戰略和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包括回歸簡單搭配風格,將產品品質做到極致。

但這未能改變凡客麵臨的產品質量和設計這個根本性問題。根據筆者調查,凡客的產品不論麵料、做工,還是款式設計,一直是消費者抱怨的對象。業內人士甚至諷刺凡客的產品質量:凡客的產品甚至不如凡客的包裝盒。服裝行業是一個從麵料、染織、設計到生產的產業鏈,每個環節都需常年嚴格地控製,這不僅僅是互聯網思維就可以做好的,而是一項高技術的專業管理工作。

競爭又回到“原點”

不過,當下凡客所麵臨的問題不是簡單地彌補傳統服裝生產方麵的短板。當互聯網嵌入到社會和商業中之後,其所產生真正的影響,是個性化需求的崛起葬送了大工業時代的規模化生產,進而複興了傳統時代的手工文化和智慧。所謂手工文化就是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推出品質精良的產品。

同時,電商紛紛嵌入傳統行業後,傳統企業的互聯網運營成為普遍現象。這一點就像當年福特推出計件工資製,相較於同行是獲得了競爭優勢。但是一旦多數企業也推行計件工資製,那麼大家又必須回到常態競爭上(如:技術等方麵的競爭)。所以凡客在互聯網領域保持優勢的難度不斷加大,而在短板上的挑戰卻越來越迫在眉睫。

在這樣的背景下,跨界經營者反倒可以從傳統行業的早期發展中吸取教訓。比如:服裝領域的優衣庫品牌,就是“追求低價格高質量商品極限”的典範。當年優衣庫為了獲得最高性價比的搖粒絨麵料,就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走了從日本東麗公司購進原料,繼而在印度尼西亞紡織成絲,然後在中國進一步紡織、染色和縫製這樣的流程。優衣庫通過這個流程向“低價格高質量商品極限”發起了挑戰。

以凡客為代表的互聯網跨界經營者亟須做的事情,正與此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