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市場硝煙彌漫遲到者微軟搶蛋糕有困難
公司
在蘋果、穀歌、三星等競爭對手先期布局的情況之下,微軟仍在移動支付有大動作。然而,遲來了這麼久,市場還留給微軟多少空間
在競爭對手玩得正歡的移動支付市場,微軟沒有理由缺席。
日前,外媒曝光了美國愛達荷州批準微軟在該州開展支付業務的文件截圖。圖片顯示,申請貨幣轉移牌照(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的主體是“微軟支付”(Microsoft Payment),獲批時間為今年3月24日。
有知情人士稱,微軟已經向全美50個州的監管部門提交了關於Microsoft Payment, Inc.(微軟支付公司)執照的申請,並在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注冊,而愛達荷州已經批準了微軟的申請。據悉,微軟支付服務除了基本的轉賬,還包括預付費卡,這意味著微軟可能發布自己的借記卡係統,以及支付生態係統相關聯。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和蘋果支付、穀歌錢包一樣,微軟支付可能也會使用智能手機上的NFC(近場通信技術)芯片。另外,微軟不會采用基於用戶SIM卡的安全存儲技術,這意味著微軟移動支付無需獲得美國移動運營商的配合。
在蘋果、穀歌、三星都已經在移動市場有所作為的情況下,微軟沒有理由作壁上觀。而競爭本就異常慘烈的移動支付市場,會因微軟的入場掀起新一輪大戰嗎?
巨頭齊聚
在全球移動支付市場,聚齊了多位舉重若輕的掘金者。
今天2月,穀歌收購由美國三家最大移動運營商(AT&;T、T-Mobile USA及Verizon Wireless)投資設立的移動錢包服務Softcard的技術和專利,希望在智能手機上提供更多支付功能。不僅如此,穀歌還將和它們合作,在今年稍後於美國銷售的Android手機中,預裝穀歌錢包(Google Wallet)應用。
早在2011年9月,穀歌就在美國推出Google Wallet,並宣稱要將其做成開放式的手機錢包,不僅將信用卡存儲到手機上,還可以加上各種優惠、購物卡和禮品卡,今後更期待集中用戶的各種身份證照和卡片像駕照、醫療保險卡等。不過,由於缺少3大運營商的支持,Google Wallet的發展有些不溫不火,而這也正是穀歌收購Softcard的重要原因。
穀歌在移動支付端的發力,某種程度上與蘋果施壓有關。去年10月,蘋果Apple Pay登陸美國市場,繼而引發了用戶和銀行的熱情追捧。在上線僅3天後,信用卡激活量就突破100萬。有消息稱,今年4月,ApplePay將跟隨Apple Watch登陸中國。最新的消息是,蘋果日前宣布再獲全球39家銀行、信用合作機構支持。這意味著僅僅半年的時間,ApplePay的合作方已超過180家,真正是後生可畏。
蘋果在移動支付市場的發力同樣也讓三星加快了自己的布局,後者在今年2月收購了美國移動支付技術公司LoopPay,並且獲得了後者較為成熟的非接觸支付技術。依靠三星支付(Samsung Pay),用戶也可以以非接觸的方式完成快捷支付。
此外,以沃爾瑪領軍的零售行業,組建了一個MCX聯盟,推出一個名為Current C的移動支付工具。中國的小米則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基於可穿戴設備的新一代移動支付方案。
移動支付市場的熱鬧非凡,顯然已經讓微軟按捺不住了。
微軟的處境
在各方巨頭角力的背後,移動支付正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