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諾基亞迎娶阿朗圖謀行業老二多國部隊整合困難重重(1 / 2)

諾基亞迎娶阿朗圖謀行業老二多國部隊整合困難重重

公司

諾基亞和阿朗的聯姻震撼了電信設備行業,雖然合並後的體量躍居行業第二位,但隻有真正成功整合,才能實現1+1>;2的疊加效應

在150歲生日到來之際,芬蘭巨人諾基亞為自己送上了豪禮。

4月15日,諾基亞宣布與阿爾卡特朗訊(以下簡稱阿朗)達成協議,將以換股收購方式,合並阿朗,交易價格156億歐元(約合166億美元)。換股合並之後,諾基亞股東將持有新公司65%股份,阿朗方麵持有餘下35%股份,交易預計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據外媒報道稱,兩家公司的董事會層麵已批準交易。據悉,新公司依然稱作“諾基亞”,而阿朗的名稱除了在貝爾實驗室得以保留,新公司中將不見其蹤影。

“我堅信這是一項在正確的時間,進行的符合市場邏輯的交易。”即將擔任新諾基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蘇立如是評價二者的“牽手”,並表示諾基亞和阿朗合並後,將聯手引領下一代的網絡技術和服務。

在此之前,坊間關於諾基亞收購阿朗的消息甚囂塵上,不過當電信設備行業的老四反向吞下老三後,業界還是相當震撼。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上,諾基亞與阿朗的合並將會為整個行業帶來哪些深遠的影響,值得探討。

“郎才女貌”

諾基亞與阿朗眉來眼去已非一兩天。自2013年夏,諾基亞完全收購諾西後,就開始琢磨與阿朗的合並事宜,斷斷續續進行了兩年。

諾基亞之所以將橄欖枝拋向阿朗,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抱團取暖。

長時間以來,在愛立信、華為和中興的強大競爭態勢之下,諾基亞和阿朗一直處於被動的市場境地。其中,愛立信和華為兩家就占據了全球無線設備市場超過60%(愛立信約40%,華為約20%)的市場份額。中興雖然在全球市場份額排名上稍稍落後前二者,但受益於中國4G市場的快速爆發,後發力十足。在此環境之中,諾基亞業務發展停步不前,阿朗更是在動蕩中找不到業務方向也找不到資金,一度徘徊在破產邊緣。

同樣麵臨業績下滑苦惱的二者惺惺相惜,而難能可貴的是,雙方的主要業務均是電信網絡服務且又各有所長,這讓二人的“戀情”有了發展空間。

阿朗在IP和光解決方案上優勢明顯,在綜合無線業務領域則相對較弱;而諾基亞的綜合無線則比較強。二者聯手之後,新諾基亞的產品線競爭力將大為增強,特別是對於全世界正在轉型之中的運營商而言,能夠提供強大的綜合無線的供應商其實是屈指可數的。

除了產品線的互補,雙方在市場線上也能取長補短。諾基亞在北美市場較強,阿朗在美國、中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地區占有率相對較高。在歐洲市場,諾基亞和阿朗是繼承了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等多家傳統歐洲廠家的客戶資源,因此優勢會延續。如此一來,新的諾基亞在全球市場上各地區達到優勢強化與互補的局麵。

正是基於取長補短的考慮,雙方認為,結合將使各自優勢技術相融合,包括固網和移動寬帶、IP路由、核心網絡和雲技術應用及服務。這一結合將為拓展更廣闊的目標市場提供可能,並為長期增長提供機會。

重排座位

諾基亞和阿朗的牽手,必將改變現有的通信設備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