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眾籌成互聯網金融新增長點成長空間無限需有效監管(1 / 2)

眾籌成互聯網金融新增長點成長空間無限需有效監管

商業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又一處女地,眾籌引來了各大巨頭的染指。但在國內創客急功近利的背景之下,眾籌還需在有效的引導下才能健康成長

電商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努力一直孜孜不倦。

4月11日,淘寶眾籌宣布啟動“C+計劃”,麵向全球征集最具爆點的科技與設計產品,幫助好創意落地淘寶眾籌。通過C+計劃,淘寶眾籌將打造100個百萬級的項目。

“眾籌的核心在於孵化階段,而淘寶強大的社會資源自主能力可以讓這些創意從容孵化,我們有能力幫助產品打通從設計到銷售整個產業鏈。”淘寶眾籌負責人高征對於C+計劃未來的孵化能力信心滿滿。

淘寶熱熱鬧鬧的C+計劃背後,淘品牌KOMANIC柯瑪妮克宣布獲得了頂級投資公司IDG資本A輪投資,茵曼、韓都衣舍和裂帛等多家誕生於天貓平台的品牌商家和電商服務商則正密鑼緊鼓準備上市。C+計劃有望在這之後,打造更多的淘寶知名品牌。

無獨有偶,就在淘寶啟動C+計劃之前,中國平安在3月31日成立深圳前海普惠眾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展股權眾籌業務。據悉,前海眾籌注冊資本1億元,是平安繼陸金所之後構建的第二家互聯網金融組織。

繼理財、保險、P2P之後,眾籌成為了互聯網金融下一個角力場。隨著越來越多巨頭的發力,眾籌有望掀起一波新的金融大潮。

巨頭涉足眾籌

淘寶眾籌說起來頗有曆史。

在2013年“雙12”期間,淘寶上線眾籌項目“淘星願”,當時林誌穎發起出書的心願,引得粉絲瘋狂預購。到去年3月,一些小名氣的淘星願改名為淘寶眾籌。

淘寶的“異動”讓百度按捺不住了。百度金融在去年4月推出“眾籌”頻道,試圖從影視作品眾籌入手,以“百度錢包”為樞紐,打通愛奇藝、PPS、大數據、百度糯米等強勢資源,形成影視O2O的閉環。

不過,真正刺激淘寶在眾籌上快馬加鞭的,當屬老對手京東。去年7月,京東旗下眾籌業務“湊份子”正式上線。據悉,湊份子首批項目共有12個,包括智能機頂盒、智能燈泡、歌手演唱會、微電影、新書發行等12個智能硬件和流行文化項目。用戶可以支持50元、300元,或者2萬元,等項目完成後,用戶就會得到智能燈泡、電影票等,這就是所謂的權益眾籌。

“湊份子”的火爆讓淘寶眾籌走上快車道,並在此之後迅速確定了科技、農業、娛樂、公益等5個關注點,眾籌由此成為了淘寶新的著力點。

而京東在今年3月31日再接再厲,上線股權眾籌,采取“領投加跟投”模式,旨在解決創新創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法律環境允許下,依法合規地幫助更多的人分享風險投資的收益。

幾大巨頭在眾籌領域的前後腳布局顯然有著相當大的號召力,有消息人士稱,蘇寧也正在籌劃上線眾籌頻道,將涵蓋智能硬件、影視娛樂、體育、農產品等項目。據悉,蘇寧眾籌平台對品牌商不設門檻,並將在金融、運營推廣、產品生產各個環節對小企業進行特別扶持。未來也將計劃上線房產眾籌、金融眾籌方麵的項目,拓寬業務。

勃然而發

眾籌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當年4月,全球第一家眾籌平台Kickstarter進入公眾視野,其盈利方法是抽取成功項目總集資額的5%作為傭金。幾年過去後,眾籌在中國迎來“最美好的時代”。

此前,受到法律限製,還有監管層並不明朗的態度,眾籌尤其是股權眾籌一度呈現不溫不火的尷尬局麵。近兩年來,這一狀況有了轉折性的變化。受惠於第三方支付、餘額寶等的火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越來越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