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變挫折為學習的動力(2)(1 / 3)

積極良好而穩定的情緒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活動有促進的作用,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更加認真,思維活動更加活躍;而消極不穩定的學習情緒,對學習活動是一種幹擾。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看到有些學生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而鬧情緒、坐臥不寧、思維混亂、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借題發作,可是一旦平靜下來,又非常後悔當初的不冷靜,這對學習很不利。

當今的社會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不少中學生從小受到父母的關心照料,有什麼需要父母都會盡量滿足他們,可以說是順利慣了。上了中學以後,一方麵由於學習難度加大,不能再依賴父母的幫助,基本上都要靠自己努力,這時應該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不斷有些不順心的事,學習自然不那麼順利了。另一方麵在中學的集體生活中,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很難確保每件事都能讓每個同學滿意。所有這一切,常常使一些中學生感到學校的生活不如意,而在學校又不便發作,隻得處於非常不利的消極情緒中,隻好回到家裏發脾氣。如果經常對自己的消極情緒不能很好的控製的話,學習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保持良好的情緒有以下意見:

1.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覺悟,端正學習動機,使自己的心胸開闊,提高對挫折和困難的耐受力;

2.要不斷培養自己優良的意誌品質,尤其是自控能力,使自己能經常處於一種冷靜而理智的狀態之中;

3.要不斷培養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看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4.要在情緒發生波動時有意識地做些能轉移自己注意力的愉快的事情上,盡快使自己平靜下來;

5.要積極鍛煉身體,講究衛生,保證身體健康,不能正確對待青春期身體發生的變化,也是引起消極情緒的一個關鍵因素。

6.學習中需要謙虛品質。謙虛的學習品質是學生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品質,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話道理雖然人人都懂,但做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

那些愛驕傲的學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學習成績起伏比較大。其原因就是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不能正確對待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喜歡用自己學習上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喜歡挑老師的不足之處,總感到自己比別人強百倍,放不下架子。這些學生學習上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而如果學習上有一點不順心就受不了打擊。

怎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謙虛的學習精神呢?一要在學習上對自己提出更高的標準,即經過自己一番努力才能達到的標準,便自己時時感到自己還有很多的東西不懂,還有很多地方不如別人。二要跟那些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找差距。進而想一想:人家能辦到的事自己是否也應能辦到。三要想想未來的事業。這樣,就會感到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現在取得成績實在算不了什麼,就會不斷進取,就會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績。可以說,謙虛的品質正是出色的學生成功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愛驕傲的學生應該學習的地方。

7.注意培養學習興趣。學習興趣表現為積極愉快的學習傾向,對感興趣的學科,會自覺地愉快地鑽研,因為感興趣的學科會學得很好,正如愛因斯坦說的“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

一些學生的個別學科學不好的原因就是因為缺乏興趣,隻要一學習就感到沒興趣。還有的學生是基本上放棄了那些不感興趣的學科而發展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學科,這就是常說的偏科。這些都不是不良的傾向。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做作業打基礎階段,廣大學生應該注意要在保證各門學科學習質量的前提下,發展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學科,這樣,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才可能真正健康地發展起來。各學科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內在聯係,沒有其他學科作基礎,那些感興趣的學科也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對綜合能力的發展也不利。

造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學習基礎差,身體條件不好,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影響,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習方法等等,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正是以上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受到挫折,一定是有些方麵出了問題,應當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克服困難或調整、預防困難的再次發生,這是不斷提高學習成績的好辦法。

很多學生明明學習非常的用功,但在學習上受到挫折後,仍然把原因不經過考慮地歸結為不用功,或用功不夠,然後更加班加點。由於沒有找對真正的原因,結果學習狀態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把身體累壞了。如果自己實在找不到影響學習的主要因素,應該多向老師、家長和其他同學請教,請他們幫助找原因,俗話說:“當事者迷,旁者清”,當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也許別人會有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