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說,同學在受到挫折時一定要冷靜分析其中的原因,端正態度以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
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學生要注意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所謂承受力是指學生遇到學習挫折後,經受挫折,擺脫困境並采取積極行動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對學習挫折的承受力呢?
首先做到的一點是認識到學習中出現挫折都是有它的主客觀兩方麵的原因的。要正視挫折,認真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迅速擺脫挫折。
平時在生活、學習、鍛煉身體、勞動、工作中遇到困難或挫折,要把它看成是一種磨煉,通過磨煉形成不怕困難和挫折,能最後戰而勝之的堅強性格。
多注意鍛煉身體,講究衛生。科學研究表明,身體壯的學生對挫折的耐受力比體弱多病的學生強得多。
另外還要注意及時調整學習過程,預防挫折的再次發生,學習上的挫折,實際上是學習問題長期積壓的一種表現。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善於從學習的效果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學習過程出現的挫折,及時預防挫折的發生,不要因為學習上的一些小挫折而做出不理智的選擇。下麵這個例子就是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對挫折進行理智的分析而做出了傻事。
哈爾濱市一個年僅15歲的初二學生王×,因為期末成績不理想,從7樓自家陽台跳下自殺身亡。在人們深感震驚的同時,教育專家指出,加強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讓孩子學會勇敢麵對挫折已刻不容緩。
在王×的老師和同學們眼裏,他是個非常懂事聽話、要強心細的好學生。小學時王×成績突出,但上了中學後,這種優越感沒有了。尤其是初二第一學期考試,王×在全班排到40多名,感到非常傷心。而這個學期期末考試不理想,數學不及格,對他更是打擊很大。
在采訪中,一位學生家長說:“這麼小的孩子寫下遺書後,還讓正在幹活的爺爺歇歇,然後從容地選擇了自殺,這太讓人震驚了!對他來說是什麼比死亡更可怕呢?這件事給社會、學校、家長都敲響了警鍾,尤其是那些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的家長更應該清醒,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千萬別讓他成為孩子過於沉重的心理負擔。”
“除了知識,孩子們更應該學會如何迎接生活的挑戰。”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溫恒福說,這件中學生跳樓自殺事件,揭示出當前中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全社會應該關注的問題。
溫恒福還說:“現在的中學教育過於重視分數的現實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學生在學校麵對的隻是單調的學習,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在家裏,濃濃的親情也被簡單的管教所代替。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與父母期望相差太大,容易感到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和尊重,因而陷入孤獨,甚至發生與父母老師對抗、離家出走的情況。我們社會、家長和學校究竟給了孩子什麼呢?這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專家指出,迎戰挫折是每個人一生要麵對的考驗,青少年時期尤其是心理工程打基礎的階段。青少年應學會理解生活的真正內涵,培養對生活豐富的興趣和熱情,明白生活不隻是學習,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隻有塑造了自己完整的人格,悲劇才不會繼續上演。
其實在生活中應該多一些張海迪的精神,以那些堅強的人為榜樣,下麵的例子供同學們閱讀,希望能給予一些啟發。
林×同誌,原名林旻穎,女,漢族,1970年2月出生,因進行性肌肉細胞營養不良而癱瘓,肢體殘疾一級,大專,自由職業者。她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在全國各地報刊發表文學作品百萬餘字,出版了個人詩集《 畫出天空的彩虹 》,在國內著名網站及《 增城日報 》等傳統媒體開辟專欄,是《 深圳詩人 》編委,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在從事寫作和家教之餘,她讚助失學兒童上學、為文學社團捐助活動經費、為災區捐款。
30年來,林×同誌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通過自學獲取了大專文憑,而且在國家級、省級、地級、縣級報刊先後發表文學作品百萬餘字;在搜狐、天極、天虎等國內著名網站及《 增城日報 》等傳統媒體開辟過專欄;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個人詩集《 畫出天空的彩虹 》,先後四次在全國性的詩歌大獎賽中獲獎,包括1998年“蓓蕾杯”全國詩歌散文大獎賽中獲優秀獎、1998年“新星杯”全國詩歌大獎賽中獲新星詩人特別獎、1999年“詩神杯”新詩賽中獲校園詩特別獎;多次獲得增城市“文藝群星獎”和年度文藝獎,有作品入選多種選集。她的感人事跡先後被《 南方農村報 》、《 燕趙晚報 》、《 三江文藝 》、網易、廣東電台等十餘家媒體報道。發行全國150家電視台的廣州天絳影視傳播公司專程為她製作了專題報道。廣東電台“城市之聲”節目部在2004年“三八節”晚將直播室搬進她家,進行了長達75分鍾的直播專題節目。著名主持人周詠感歎說:“旻旻是增城人民的驕傲,也是廣大婦女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