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與國外的生鮮蔬菜冷鏈物流係統分析比較(2 / 3)

4.我國生鮮蔬菜物流主體組織化程度低

近幾年,我國蔬菜合作組織的數量在大幅提高,但是合作組織在生鮮蔬菜物流中發揮的作用還不大,與蔬菜種植農戶的聯係度不高,製度化程度較弱。生鮮蔬菜物流的中間商的組織化程度也較低,眾多批發商、蔬菜販銷戶基本都是個體經營戶,運輸商、配送中心的規模較小。同時我國生鮮蔬菜流通中商流與物流不分的顯現嚴重,第三方物流企業缺乏,生鮮蔬菜物流主體間的合作化程度、資源利用效率低。

5.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鏈技術水平落後,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弱

我國生鮮蔬菜物流鏈技術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冷鏈物流技術和信息技術等方麵。在國外許多國家生鮮蔬菜的冷鏈物流已經相當普遍,而我國生鮮蔬菜基本上都是常溫下進行運輸和保存,個別需要冷藏運輸的蔬菜品種,隻是通過簡單的“置冰”處理。信息技術主要包括生鮮蔬菜安全質量信息和生鮮蔬菜供求信息。我國生鮮蔬菜產銷信息不對稱,農戶主要通過蔬菜批發市場或收購商那裏獲得信息,而消費者對蔬菜質量安全的信息獲得難度更大,生鮮蔬菜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設緩慢,其發揮的作用有限,很多生鮮蔬菜的配送企業還未建立麵向客戶的生鮮蔬菜信息管理係統。

三、發達國家生鮮蔬菜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1.美國生鮮蔬菜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美國生鮮蔬菜的生產具有高度的專業化和區域化特征,蔬菜的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州、中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和威斯康辛州。這幾個區域的生鮮蔬菜產量約占美國生鮮蔬菜總產量的90%,同時美國生鮮蔬菜的生產過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操作,部分作業更實現了自動化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美國有著非常先進的生鮮蔬菜遠銷體係。美國生鮮蔬菜流通渠道主要有兩條:一是生產者通過代理批發商在批發市場上出售;二是不通過批發市場,而是通過穩定的購銷合同與大型零售商、批發商直接交易。 美國生鮮蔬菜的生產者很少直接銷售產品,依托生鮮蔬菜物流的高度信息化,使得其與工廠或分銷商建立著長期合約的關係。分銷公司有完備的冷藏設備和運輸工具,有先進的管理,與菜農和市場緊密結合,實施HACCP 認證,采用電子交換數碼(EDI 代碼)、標準化代碼PLU(產品檢查)和產品信息化管理,生鮮蔬菜物流由計算機監控。這樣一種服務體係使得生鮮蔬菜生產與市場之間構建起了一套信息流通體係、生產組織機製,進而推動生鮮蔬菜物流體係更加完善。

2.日本生鮮蔬菜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日本已建立起以批發市場流通為主的生鮮蔬菜物流體係,批發市場的管理與經營製度極其規範,管理先進,擁有先進的生鮮蔬菜物流設施,承擔著日本生鮮蔬菜物流中心和區域物流中心的角色。據統計,日本生鮮蔬菜總量的約90%要進入批發市場銷售。日本農業協會也是日本生鮮蔬菜物流體係中的重要環節,農業協會對生鮮蔬菜進行統一分級、加工、包裝、儲運。其中生鮮蔬菜供應鏈的主要收益通過農業協會回到菜農手中。

四、發達國家生鮮蔬菜物流發展的經驗借鑒

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對生鮮蔬菜物流發展高度重視,已形成較成熟的物流模式,其在理論和實踐的探索給我國生鮮蔬菜物流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示和可借鑒的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加大政府對生鮮蔬菜宏觀調控的力度

美、日兩國為促進生鮮蔬菜物流的發展,製定了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製度來對生鮮蔬菜物流進行規範。我國在生鮮蔬菜宏觀調控領域需要借鑒的有以下幾點:做好生鮮蔬菜市場的信息服務;加快新型生鮮蔬菜物流裝備的引進和研發;生鮮蔬菜行業龍頭企業發展迅速;推進生鮮蔬菜市場體係的發展和生鮮蔬菜企業的改革;製定法律法規,規範生鮮蔬菜市場行為;促進與國際生鮮蔬菜物流與配送技術、管理、教育等方麵的交流合作;加快發展生鮮蔬菜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設備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