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募基金評級體係研究
理論與實踐
作者:苗康
【摘要】目前,隨著基金規模的擴大,公募基金已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者,也是居民投資的重要金融產品。基金評級服務是在基金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才興起的業務,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果,其對基金業的發展和投資者的成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公募基金評級體係也暴露出一些不規範的問題。本文就公募基金評級體係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基金評級 公募基金
一、引言
自1998年3月首隻證券投資基金誕生開始,我國證券投資基金但在不長的時間內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在基金業高速發展的另一麵,公募基金評級體係不完善是公募基金業麵對的主要問題之一。不完善的證券投資基金評級業務,對於引導證券投資基金的長期投資理念,促進基金業的發展成熟,保障基金投資人和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均會產生負麵的影響。本文的主旨在於,研究公募基金評級體係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之道,以推動基金行業的成熟和進步。
二、我國公募基金評級體係的現狀分析
對於目前公募基金評級體係的現狀分析,以下內容從評級機構和評級方法兩個方麵進行闡述:
(一)評級機構
目前的基金評級市場中,主要由以銀河證券為代表的券商、天相投顧為代表的證券投資谘詢機構,以及國外的晨星、國內的好買等獨立第三方評級機構組成,部分財經媒體也參與基金的評級。在其中,最主要的評級機構有四家,分別是:晨星評級、理柏(Lipper)評級、銀河證券評級、天相投顧評級。
(二)評級方法
現有的開展公募評級業務的機構進行基金評級業務名目繁多,其基金分類方法、評級方法和比較基準各不相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家評級機構的評級。晨星評級以期望效用理論為基礎衡量基金的風險調整後收益,體現基金各月度業績表現的波動變化,並更加注重反映基金資產的下行波動風險。對基金的收益和風險分別評級,而後計算收益評級和風險評級的差額,並根據差額的大小把基金評定在5個不同的星級中。晨星公司基金評級係統采用星級評級製(1~5星)。理柏(Lipper)評級考核要素主要有總回報、穩定回報、保本能力和費用。與晨星相比,晨星基金評級考察的是基金,而理柏基金評級考察的是基金公司。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評級原理,主要指標包括收益評級指標,風險評級指標和風險調整後收益指標,其主要立足於對單個基金的評級,並沒有對基金之間的相關關係做出分析。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采用基金穩定性評級、基金績效評級兩套彼此獨立、相互支撐的評級體係,分別從基金投資運作的合規性和穩定性、基金為投資者創造級值的能力兩個角度評級基金。
三、我國公募基金評級體係的問題
(一)評級機構數量過多,缺乏統一的規範
目前,國內開展基金評級業務的機構數量眾多,除了一些專門的基金評級機構以外,還有一些證券公司的研究部門、媒體等都在發布各種各樣的基金評價信息,許多基金評級人員無相應從業資格,導致評級報告數量泛濫且質量較低。而且,在眾多機構的評級結果中,由於大多數投資者成熟度不夠,對於評級報告缺乏專業性解讀,往往存在一些評級機構通過發布誤導性評級報告進行牟利。公募基金評價市場主要規範性文件是由證監會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自律管理規則》,但其僅屬於一般指導性文件,對於基金平級市場的管理和監督力度仍需加強。
(二)基金評級結果泛濫,評價體係混亂
基金評級機構眾多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各家基金評級機構基金分類方法、評級方法和比較基準均存在較大不同,有些評價方法和結果不全麵、不完整。另一方麵,很多基金評價機構采用的評級方法不科學,導致評級報告質量較低,甚至具有誤導性。而且,許多基金評級機構出於某種不正當的牟利目的,大量引用公開披露信息以外的數據,導致目前的基金評級體係出現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