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產業政策實施中的問題及其對策
理論與實踐
作者:王雷達
【摘要】我國文化產業政策的形成經曆了三個階段,一是初始階段,二是市場化階段,三是全麵完善階段。其包含的基本內容,涉及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係,推動高科技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保障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財政稅收,抓好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和學科建設等重要方麵。
就目前來看,我國文化產業政策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策法規的權威性、穩定性較差,政策製定和執行不協調,人才培養滯後,國際文化安全政策不完善等。為此,有必要加快文化體係改革,建立完整的文化產業法律體係,完善政策調控機製,加快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建立和健全國家文化安全政策。
【關鍵詞】文化產業 政策
一、我國文化產業政策的發展曆程
根據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文化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情況,可把文化產業政策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文化產業政策的初始階段
文化產業及其相關政策的形成,是從我國80年代開始的,1981年,各地文化基層單位開展了“以文補文”的文化生產經營活動。1983年,在全國文化事業單位中,開始試行的經營承包責任製為主要形式的體製改革,文化行業的書刊發行、銷售環節以及文化娛樂業率先進行了產業化經營。
(二)第二階段:文化產業政策的市場化階段
1988年,文化部、國家工商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一次在以國家主管部門文件的形式提出了“文化市場”的概念並對文化市場的範圍、管理原則和任務等作了相應的界定。1989年國務院批準成立文化市場管理局,從而意味著全國文化市場體係的開始建立。
1991年,國務院轉發的《文化部關於文化事業若幹經濟政策的意見的報告》中,正式提出了“文化經濟”的概念。
1992年,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文化經濟政策”。
1998年,國家文化部成立了專門的文化產業司。
1999年,九屆二次人大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關於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199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明確提出“推動文化、體育、非義務教育和非基本醫療保健的產業化”。意味著文化產業化第一次被列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發展的計劃綱要之中。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提出“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更進一步地明確了文化產業的概念和文化產業政策的概念,隨之2001年3月,九屆四次人大會議將“文化產業”正式列入了“十五規劃綱要”。
(三)第三階段,文化產業政策的全麵完善階段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以後,我國文化市場進入全麵推進時期,文化產業政策以“引導、培育、規範”為導向,明確區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在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和國際化競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03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大力發展涉外文化產業,積極參與國際文化競爭”。
2005年和2006年,黨和國家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重要文件中,大力提倡和扶持文化創新,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文化產業的發展。
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報告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政策的基本內容
(一)確立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前30年間,文化一直等同於意識形態,受到黨和國家嚴格的控製和約束,成為國家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地有了文化經濟、文化市場、文化產業的概念,從而把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文化與大眾消費的娛樂性文化區分開來,把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和營利性的文化產業區分開來,這是我國文化發展領域的具有突破性的政策創新。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則提出把文化產業建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十七屆六中全會則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所有這一切都確立了文化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
明確了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增強中國軟實力,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展現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舉措。
(二)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係的政策
文化部《文化產業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都提出健全各類文化市場,建立和和形成統一的文化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現代流通體製,加強文化產品和文化要素市場建設,建立健全文化市場中介機構和行業組織,鼓勵和引導文化消費,建設輻射全麵的區域文化產品物流中心,發展現代文化產品連鎖經營,積極發展文化電子商務等政策。
(三)推動高科技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發展重點文化產業,要求確立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門類,推動國家數字電影製作基地建設、國產動漫振興工程、“中華字庫”工程等一批具有戰略性、引導性和帶動性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在重點領域鼓勵高科技文化產業發展,以求取得跨越式的突破。2005年文化部和信息產業部聯合下達《關於網絡遊戲發展和管理的若幹意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推動文化創新、開拓動漫遊戲、移動電視等新興市場,積極發展網絡文化產業,鼓勵扶持民族原創的、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