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對東寧縣民間融資現狀的實踐調查(1 / 2)

關於對東寧縣民間融資現狀的實踐調查

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劉立群

近年來,民間融資日趨活躍,其風險也成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在經濟發達地區,民間融資規模已數千億計,但一些因民間融資而引發的大案要案也經常見諸報端,成為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焦點。那麼,在北方,尤其是象東寧這樣的邊陲口岸小城,民間融資規模有多大、具有哪些特點、風險如何?對此,我們深入企業以問卷加走訪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專項調查。調查顯示,轄區內確有民間融資現象,但規模不大,未出現高息融資情況。

一、民間融資樣本選擇情況

為使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隨機選取企業樣本15個,其中工業企業樣本5個,非工業企業樣本10個;非工業企業樣本涵蓋了房地產業、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及非金融類服務業等。

樣本企業按規模劃分,大型企業1個,中型企業3個,小型企業3個,微型企業3個;從企業注冊類型上看,國有及國有控股2個、中外合資1個、股份製4個、其他(私營等)3個。

二、民間融資的幾個特點

(一)企業民間融資較為普遍

調查顯示,15個企業監測樣本中,有6個存在民間融資行為,比例較高;同時,在走訪其他企業時也了解到企業的融資現象也普遍存在,隻是出於對民間融資問題的敏感,不願意透露細節情況。從行業上看,民間融資行為體現在批發和零售業2家,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家,其他非金融服務業1家。

(二)民間融資規模較小且隻用於流動資金

調查顯示,截止2012年末,15個樣本企業銀行貸款餘額為98123萬元,6個存在民間融資行為的企業融資餘額為360萬元,融資額占銀行貸款比例為0.43%;從融資流向看融入資金290萬元,融出資金90萬元;據了解,融出方融出資金並不是為了謀取收益,而是關係較好的企業之間相互支持;從用途看,6家企業融入的資金全部用於流動資金;從渠道看,從其他企業融入210萬元,從股東或內部職工融入30萬元,從其他個人融入70萬元。

(三)民間融資行為多存在於小微企業

在6個存在民間融資行為的企業中,1個是中型企業,2個是小型企業,3個是微型企業,小微型企業居多。

(四)主要是憑信用融資,未出現高息融資現象

從擔保方式上看,有3個樣本企業擔保方式是無擔保公憑信用融資,有3個樣本企業采用了財產擔保;協議形式多樣化,有4個是正式合同,1個是口頭約定,1個是借據;從利率情況看,1家企業融入利率較低,經了解是從親屬處融入,有親情因素;其餘5家的融入利率基本與銀行同期利率相當,未出現高息融入資金現象。

三、民間融資存在的原因探析

(一)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在正規金融機構得不到有效滿足

一方麵,對於國有商業銀行來說,給中小企業貸款確實存在著形不成“規模經濟”的問題,因為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要求的每筆貸款數額不大,但每筆貸款的發放程序、經辦環節,如調查、評估、登記、監督等環節都大致相同,結果銀行貸款的單位經營成本上升;大銀行從節約經營成本和監督費用的“經濟性”出發,不願與中小企業打交道。另一方麵,中小企業一般規模小、擔保不足、風險偏高,很難江中正規金融機構的借款條件;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正規金融機構也很難把握信貸風險。因此,中小企業很難從正規金融機構得到及時、全部的信貸支持。

(二)民間融資高效、靈活

中小企業物生產經營方式靈活,也就決定了其資金需求在時間、額度上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當企業出現商機有資金需求時,企業在熟悉的範圍內,如關係企業、內部職工、親屬等渠道,經過簡單協商,即可在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麵達成借款協議,企業的資金需求很快將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