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方融資平台問題與對策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劉陽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長放緩,山西省不斷推動地方融資平台的建設,以解決城鎮化投融資難題。但隨著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數量、規模、及融資數額的不斷擴大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何合理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地方投融資平台規範發展,降低融資和債務風險,推動山西地方經濟轉型發展顯得尤為迫切。本文從山西省投融資平台運行的現狀出發,在充分分析平台建設特點、存在風險的基礎上提出了規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建設,並尋求新的融資渠道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建議。
【關鍵詞】地方融資平台運行機製 新融資渠道 風險控製
一、山西地方融資平台發展背景和概況
山西隸屬中部地區,資源豐富,經濟的發展主要靠煤炭及相關附屬產業,一直以來發展模式比較單一和局限,經濟實力更遠遠落後於沿海城市,其新興產業、金融機構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後。據資料顯示據資料顯示2012年山西省財政收入2650.4億元,同比增長17.2%,財政收入增幅有所下降,但財政支出卻穩中有升。城市基礎設施要建設、人民生活質量要提高,都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有力支撐。地方政府獲得融資保障尤為重要。
山西省政府融資平台的建立為政府融資提供了一種好的途徑,據資料統計截止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成立了16家地方融資平台,包括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山西省公路局、山西能源交通投資有限公司等等,這些公司為山西經濟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和強勁動力。
二、山西省地方融資平台運行機製及特點
(一)地方融資平台的資金注入機製
當前山西省融資平台的資本金來源包括財政資金,土地劃撥,股權、國債資產,或是建立稅收返還注入機製,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投資的純公益性重大項目,其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各級稅收收入及有關如路橋費等規費收入,由財政部門通過支出預算安排,注入到相應的融資平台。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融資方式
目前,政府融資平台的融資結構中主要還是以銀行信貸為主,其主要形式為銀行借入貸款、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融資租賃等。
三、山西省地方融資平台出現的問題及麵臨的風險
(一)政府融資平台投入項目收益低,還款周期長,還款存在隱患
銀行信貸支持各類融資平台很大一部分是基於政府擔保,盡管平台公司利用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的市場化方式融資,但還是以政府第三方擔保,土地質押,項目回購等來增信,造成項目融資渠道混亂,且大部分貸款被用於政府建設和民生公益性項目,運轉周期長,收益率較低。
(二)財政收入有限,增長幅度出現不穩定
前麵提到在總體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山西財政收入增長放緩,且很多融資以土地為抵押也會帶來係統性風險,如今房地產行業不景氣,賣地收入高增長難以持續,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
(三)風險管理難落實,後續監管跟不上
地方投融資平台的融資狀況很不明朗,商業銀行和地方政府對各類融資平台的負債狀況的掌握不夠清楚和明確,後續的監管顯得被動和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