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的風險防範及對策(1 / 2)

淺議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的風險防範及對策

銀行分析

作者:樊世平

2007年,為應對自助設備日益嚴峻的管理壓力,建設銀行提出了自助設備集中維護管理的思路,後深化為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將自助設備的清機加鈔、業務運行監控、配送鈔以及客戶服務等環節全部或部分集中,以前後台分工按照業務管理和操作環節設置專職崗位,由專門的人員完成專業的工作,最終形成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為核心的科學集約運營管理。但隨著業務流程的改變,其風險和關鍵控製環節也相應出現了變化,這需要引起管理及監督部門予以關注。

一、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的主要模式

按照集中模式的不同,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方式主要有:

(一)全集中模式

計劃調度、密碼管理(僅限使用中央控製鎖情況,下同)、賬務核算、清機加鈔和維護、現金供鈔全麵集中至同一級機構。

(二)分段集中模式

1.集中調度模式。即計劃調度、密碼管理集中至上級機構管控,賬務核算、清機加鈔及維護、現金供鈔等實施屬地化作業。

2.集中供鈔模式。即現金供鈔、密碼管理集中至上級機構管控,計劃調度、賬務核算、清機加鈔及維護等實施屬地化作業。

3.集中賬務模式。即計劃調度、賬務核算、密碼管理集中至上級機構管控,清機加鈔及維護、現金供鈔實施屬地化作業,也稱為虛擬集中模式。

4.集中密碼模式。即密碼管理集中至上級機構管控,計劃調度、賬務核算、清機加鈔及維護、現金供鈔等實施屬地化作業。

二、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存在的風險

(一)操作風險

由於自助設備鈔幣的清分、裝箱、解款、加卸、維護等環節較多,且均與現金打交道,加之自助設備在日常運營中,經常出現長短款的現象,容易因道德原因誘發案件風險。同時,隨著自助設備的地域分布越來越廣泛,業務運營管理半徑和難度隨之增加,有章不循、違章操作以及因培訓不到位,操作人員誤操作而引發的操作風險在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中更為凸顯。

(二)製度風險

由於各行試行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模式多樣,許多探索尚無先例可循,出台的製度規程不夠嚴謹、規範,對出現的新問題認識估計不足;製度的貫徹執行缺乏有效的監督,其內控作用不能完全發揮,風險控製與業務發展存在矛盾,控製製度風險是各行各層級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麵臨的重要任務。

(三)管理風險

由於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要求細化崗位職責和分工,而自助業務運營規模不斷擴大又客觀要求增加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在人力配置不足的情況下擴大管理機構範圍及設備數量和遵守製度、風險防範、降低差錯的關係難以處理好。同時,運營風險隨著集中管理自助設備運營規模的擴大和設備機型種類增多而增加,運營和管理風險的表現形式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樣,風險產生的重點環節由一線向後台集中,進一步加大了集中運營管理後台的風險防範壓力。

(四)服務響應風險

由於實施自助設備運營維護專業化管理後,自助設備的運營維護由網點人員上移至後台的集中運營維護人員,雖然體現了專業專注,但增加了管理半徑,加大了運營維護需求不能及時得到滿足的風險。同時,自助設備維修、係統維護、數據庫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的維護一定程度依賴於各係統開發商和服務供應商,一旦出現設備故障、係統事故、數據庫損壞、通信中斷等情況,這些外部公司能否為我行提供快捷及時服務響應和服務支持,至關重要,其風險程度必須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