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中央銀行目標(1 / 3)

論中央銀行目標

銀行分析

作者:徐聰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在當前艱難的經濟形勢下,金融環境的穩定至關重要。眾所周知,傳統的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目標: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平衡,這幾個目標之間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存在衝突的。因此在當前多變的金融環境下,央行作為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職能機關,有必要明確他的第一目標。本文將通過探討金融穩定性的含義、特點以及穩定金融環境的必要性來確認中央銀行的首要目標。

【關鍵詞】金融穩定性 中央銀行

一、引言

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裂,2007年美國抵押貸款市場,尤其是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各種問題開始顯現出來,隨後美國爆發了金融危機。這場危機不僅隻影響到了美國,歐洲、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了這場危機的巨大影響。人們不禁開始詢問我們的經濟到底發生了什麼,難道沒有一個機構來維持一國金融環境的穩定性麼?那麼金融穩定性又到底是什麼?根據《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09)》的定義,金融穩定性是指金融體係處於能夠有效發揮其關鍵功能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宏觀經濟健康運行,貨幣和財政政策穩健有效,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能夠發揮資源配置、風險管理、支付結算等關鍵功能,而且在受到內部外部因素衝擊時,金融體係整體上仍能平穩運行。考慮到範圍經濟,中央銀行應該毫不猶豫地承擔起這項責任,但是中央銀行已經有了好幾個目標,他們應該如何權衡呢?

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目標

中央銀行傳統的貨幣政策致力於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以及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我們知道這四個目標之間是有的是一致的,比如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但是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他們之間的衝突,比如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之間的矛盾。當一國要想促進經濟增長,寬鬆的貨幣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存在擴張的信貸水平與大量的貨幣發行,獲得了資金的企業會擴大生產規模,這樣就增加了就業人數,失業的人獲得了錢就會增加消費,另外原有的消費者手中的錢也會增加,這些都增加了社會的總需求,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物價上漲。我們以中國為例,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同步關係,特別是自進入1992年以後我國的通貨膨脹率顯著上升,一直到1996年都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同時我國的經濟增長率也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

另外物價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之間也存在矛盾,比如,如果本國的物價穩定,其他國家存在通貨膨脹導致其貨幣購買力下降,那麼就會造成本國的資本湧向該國,而輸入減少,造成本國有資本淨流出,導致國際收支逆差。

同樣經濟增長也與國際收支平衡存在著矛盾,比如當一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的時候,本國的總需求就會上升,這其中就包括對國外商品及勞務的需求,進口難免會增長,如果進口增速超過出口的增速,就會存在貿易逆差,如果要消除逆差,就要抑製這部分需求,從而就要緊縮信用,減少貨幣供給,這就是會使經濟增長速度放慢。

因此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的製定,應該權衡各個目標在不同經濟形勢下的重要性,比如,如果存在惡性的通貨膨脹,人們的生活質量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那麼中央銀行就應該犧牲充分就業這個目標以控製通貨膨脹。那麼,是否存在一個目標,能夠權衡這些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