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企業論壇
作者:吳潔嬌
【摘要】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環境管理的作用越來越得到企業的重視。當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是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基本問題。本文從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入手,抓住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嚐試性提出具體改善對策。
【關鍵詞】企業 環境會計 信息披露
環境會計也被稱之為綠色會計,涉及到環境科學與會計科學兩方麵的內容,通過會計的方式對企業所需要的環境資源進行合理的貨幣計量與判斷,並根據實際的情況采取對應的苦熬級手段對企業當前的經濟活動與環境關係進行準確的記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並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環境效益。
一、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與問題
(一)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國家環境相關部門於2003年頒布了《關於對申請上市的企業與申請再融資的上市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核查的規定》,其中明確指出:重汙染行業暫時有:冶金行業、煤炭行業、石化行業、製藥業、采礦業、紡織業、火電行業、煤炭行業等等。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關於環境信息披露的比例比較低,總體環境信息鋪路比例隻有34.69%;尤其是幾個強汙染行業關於披露的情況非常不盡如人意;披露比例隻有50%~80%;而重汙染行業披露比例也隻有56%~62%。關於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並非是絕對獨立的,很多企業在表中的附注中對某些會計項目中存在的環境信息進行了一個簡要的分析與說明。2008年期間,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企業相對有所增長,大部分還是上市公司為主,而重汙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實際情況與範圍並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見,大部分上市公司並沒有重視環境問題,環境會計信息少,並且不準確、不真實、不全麵,沒有實質的利用價值。
(二)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1.缺乏環境信息披露的意識。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企業公眾環保意識還沒有發達國家強。當前,關於環境責任意識我國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具體的形成,沒有認識到環境會計信息公開化的重要性。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依然以短期的目標為經營理念,缺乏保護環境的必要意識。基於企業管理層的角度來看,經濟效益的高低才是企業生存的標準,更是對業績衡量的主要指標,而且當前並沒有哪個企業用環境效益指標來衡量自己。沒有強製披露的情況下,企業管理層一般不披露環境信息,或者披露有利的或者不影響的環境會計信息。
2.難以有效計量。傳統會計計量手段無法對環境對象進行有效的計量,導致需用貨幣計量、披露的環境資產與負債,環境成本與相關收益等等信息缺乏具體的操作性。實際工作中也很難能找到一個企業所好用的自然資源價值與破壞生態環境付出代價指尖相關的合理標準,而且環境成本根本無法對每一個企業進行使用,畢竟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單位,即使在統一資源下也無法分配。
3.缺乏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體係。我國對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視的,也頒布不少保護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形成了一套環保法規。但是當前這些法律法規的內容並沒有涉及到企業環境會計相關的明確文件,直觀來講,當前用於指導企業會計的相關法規製度,關於環境信息披露方麵的資料並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規定與要求。針對這類情況,很多企業會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低調的處理,最大限度降低該類信息可能對企業造成的負麵影響。
二、改善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對策
從現狀中我們發現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還有很多,當前應該吸取國外優秀的經驗結合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上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