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研究
企業論壇
作者:郭青山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它們作為獨立的經營和利益主體的身份參與經濟市場的競爭,為社會穩定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我國中小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但平均壽命較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風險抵抗能力弱。究其原因,內部控製問題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內部控製問題成為了我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優化中小企業的內部控製對於中小企業自身乃至整個經濟市場都有著十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闡述我國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這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內部控製 改善措施
一、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問題
(一)內部環境問題
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未分離,企業所有者在企業中的權利相對集中,因此他們的管理能力與經營理念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然而中小企業管理者素質偏低,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大部分以經營管理過程中依靠經驗和直覺,對內部控製認識不足。重要事項決策沒有科學的決策機製,往往由所有者一人決定,權力不受牽製。中小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組織結構不合理,權責分配混亂。由於人員不足等原因,導致人員配置不合理,許多不相容職位未分離,忽略基本的內部牽製製度,有些企業設有相應的牽製製度,但在實施過程中為方便行事而落實不到位,形同虛設,相關審批程序也混亂,從而內部牽製得不落實。誠實守信和職業道德也是企業內部控製的一個重要環境,它不僅是個人道德的一個判斷標準,也是企業內部控製實施的重要基礎,然而我國中小企業內誠實守信與職業道德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有些中小企業領導者和員工不遵守誠信原則和職業道德,因個人私利而作出損害企業利益的錯誤或舞弊行為,視企業內部控製於不顧,從而導致內部控製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二)內部控製製度建設問題
目前中小企業普遍沒有建立自己的內部控製製度,即使設有相關內控製度也沒有涵蓋所有應該涵蓋的領域。財務工作混亂無序,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會計工作缺乏嚴肅態度,不少企業未建立印章、票據管控製度,會計人員分工製度不充分,甚至會計、出納由同一人負責,未設立審計部門,會計憑證取得與填製不合法,或在發生相應經濟業務後根本就沒有相應的記錄,以此為依據編製出來的賬簿和財務報表嚴重不符合實際,有些企業為達到一些不法目的進行會計數據偽造。
(三)企業內部監督機製的缺乏
我國中小企業缺乏專業的內部監督機製,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內部控製的一個重要部分,又是企業內部監督的重要機製,在中小企業中卻很少設立,有些企業即使設立了審計部門,其審計人員也不夠專業,往往是由其他職位人員兼任,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企業也不提供相應的專業培訓,所以發揮不了其應有的職能效果,甚至有些存在不相容崗位的兼任,這種情況不僅會損害監督的效果,甚至給員工提供舞弊的機會。而現實中,中小企業出於成本的考慮,很少中小企業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即便有些中小企業設立了,也出於各種原因導致在實踐經營管理中形同虛設。
二、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改善對策
出於我國中小企業自身背景和特點出發,我國中小企業建立內部控製雖然不能也不需要完全遵照《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製配套指引》的要求設置,但也可以參照《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和《企業內部控製配套指引》並結合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和業務特點的需要來建立和實施內部控製。依照《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的要求,我國中小企業在建設和完善企業內部控製時也可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這幾方麵著手,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需要,建設符合企業各自實際情況的內部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