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計師事務所倫理領導及其影響研究(1 / 3)

會計師事務所倫理領導及其影響研究

財會園地

作者:周琪 張文文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會計師事務所中倫理領導作用:在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基於倫理領導來強化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到規範員工行為,在外部與客戶建立聲譽,注重社會責任,從而上升成企業整體的倫理文化。本文從倫理的“仁”“禮”“人倫”三個方麵貫穿於會計師事務所倫理建設。

【關鍵詞】倫理領導 員工行為 倫理文化 倫理建設

一、引言

隨著2001年10月安然財務醜聞爆發,為其審計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也受到刑事調查,此後2000多家上市公司客戶陸續離開安達信,安達信在全球分崩離析。此事件使得倫理問題備受企業關注。倫理的決策都由領導者做出的,他們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組織倫理氣氛,並對員工的道德行為有一定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每一個管理者做出的決策不僅代表個人意願,同時也代表了在一定社會、法律、政治環境中組織的決策[1]。倫理的決策對於會計師事務所倫理領導作用尤其顯現,因為會計師事務所大都是以團隊形式來完成審計業務,無論是外部信譽的缺失還是內部懶散的員工,對企業經營影響重大,由領導過程中的倫理問題所造成的各種消極後果是值得人們對倫理領導問題的進行反思的。

所謂倫是指人、群體、社會、自然之間的利益關係,包括人與他人、群體、社會、自然的關係,群體與群體、社會、自然之間的關係,社會與社會、自然的關係等;理即道理、規則和原則,二者結合就是處理人、社會、群體、自然之間利益關係的行為規範[2]。倫理領導作為組織管理的新課題,Brown和Trevino等(2005)將倫理型領導力定義為“在個人行為及人際關係中表現出規範性的、適當的行為,並通過雙向溝通、鞏固和決策,在其追隨者中促進這種行為”[3]。由此來看倫理領導的內涵就體現在領導個人特質以及行為特質上,這也是中國先秦優秀的儒家思想所體現的君主自修與治世之道的統一。

二、會計師事務所中倫理領導的作用

倫理領導的作用體現在兩個層麵,即具體的內部員工行為和外部經營活動,以及整體上組織倫理文化的影響。下麵基於此三個方麵來談倫理領導在會計師事務所行業的作用。

(一)倫理領導與規避員工行為風險

1.員工行為風險劃分。專業知識的人才是會計師事務所競爭優勢的來源,人力資本是體現在人身上的知識和技能,會計師事務所人力資本投入體現在培訓和維持使用、激勵約束方麵的投資。可是由於員工公平感知的差異與複雜性,在創新的組織結構中很難建立一套皆準的績效評估體係和激勵機製。在會計師事務所過分緊張和壓力的審計業務進行時,一旦員工流失,企業對員工的投資也付水東流,人員流失的危害不僅給事務所帶來應有收益和初始投入成本的損失,還包括尋找新員工發生的重置成本。

員工代理風險主要包含敗德行為和逆向選擇,前者是由於員工消極怠工、玩忽職守。後者則由於員工選擇有益於自身利益損害企業或是組織整體利益的行為,比如過度消費等。這兩種行為造成企業對員工的投資損失發生的可能性稱之為代理風險。代理風險是企業發展的長期“隱形殺手”,會計師事務所中很多審計業務需要員工的高度警惕,員工的謹慎和細致單單依靠領導者監督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基於倫理領導來解釋員工行為尤為重要。

2.倫理領導與組織認同。Rest(1986)提出了倫理決策的四階段過程:倫理感知、倫理判斷、倫理意向、倫理行為,並證明了各階段之間顯著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倫理行為的決策過程離不開對組織倫理的認識,並基於此認識做出倫理行為。倫理型領導者會尊重每一個人,無論是基層的員工還是高層的員工都能會得到公平的對待,同時倫理型領導者重視員工的貢獻,並給予員工公正的獎勵[4]。倫理型領導者與員工之間可以進行有效溝通,願意與員工分享自己關於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在員工遇到困難時會給予員工支持和鼓勵,同時還會指導員工的日常工作關係,鼓勵員工間的相互團結和支持,指導員工如何在組織中進行溝通交流,以及如何分配權力和地位等[5],滿足了員工的情感支持需要。西方學者認為這種組織認同感的作用結果在員工行為和心理上,當員工覺得自己在團隊中得到應有的尊重時,會為團隊付出更多的精力。結合外國對於領導倫理的理論闡述以及實證研究,都不難看出倫理領導能帶來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這種對組織的認同感會直接作用於員工行為,也是員工從心理認知到行為決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