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交流平台
作者:秦燕妮
【摘要】對包裝設計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探討,得出了在教學方法上應利用多媒體,展示及現場教學,並增加實踐學時,通過多個教學環節的貫連,以確保全麵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的結論。
【關鍵詞】包裝設計 課程 教學
包裝設計課程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對包裝設計人才的實際需求,首先在國內創辦的以藝術與包裝技術和商品營銷融為一體的綜合應用型專業技術課程。其目的在於打破過去單一型的包裝裝潢或包裝技術意識,改變包裝造型結構與包裝裝潢設計分離的不合理現狀,強調將視覺藝術與包裝技術、商業意識融彙結合,培養能夠勝任包裝整體策劃,進行包裝造型、結構、裝潢與防護技術等綜合設計的複合型人才。
一、課程設計的目標、思想
本課程力爭在包裝設計方向的基礎上,建設成為具有國內領先特色專業;逐步與國際設計教育體係接軌,形成專業品牌率先探索出一條包裝教育特色之路。
無論從課程設置上,還是從課程的具體教學方法上強調構思,從結構、造型上加大實踐性環節的教學,要求學生靈活利用前掌握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結合實際課題進行創新設計。大膽探索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手段,積極促進“訂單式、提案式、課題式”教學手段。同時,加強包裝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建設,及時總結教學成果,促進教學改革。通過對包裝設計基礎課程的特色教學探索,確立我校的包裝教育品牌地位和影響力。
二、教學方法設計
教學方法必須適應教學內容,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多媒體教學、教學視頻錄像、網絡教學、案例教學、研討教學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並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教學手段的選擇使用上,始終貫徹把實施目的、實施過程與實施效果相融合的原則:
(一)實施目的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包裝設計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科研、實踐三位一體,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形成立體化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包裝設計原理的基本概念、及應用原理的能力,開展各類的實踐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包裝設計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施過程
隨著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的不斷改進,課程的學時數有較大的壓縮,而教學內容有增無減。麵臨著內容的增加與課時減少的矛盾,依賴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教學要求。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在課程教學中采用了PPT電子課件、實踐與設計實物講解、設計資料圖片和多媒體網絡等授課方法,將枯燥的教學內容置於圖、文、聲的教學氛圍中,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動態化和生動化,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將課堂教學、網上課程、網上答疑和作業等各教學環節有機結合,促進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
(三)實施效果: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
將教學內容體係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部分,課堂理論教學是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在理論教學中結合包裝設計實例,講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應用,將理論應用於設計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專業素質。實踐教學可以對課堂學習的知識加深理解、鞏固知識。注重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概括和綜合能力,充分調動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中采用生動的短片錄像、圖片、實物講解形式。例如:對於包裝紙盒結構設計這一部分,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到市場對包裝結構進行深入分析與調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