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學生軍訓中的作用(1 / 2)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學生軍訓中的作用

交流平台

作者:侯明暉

【摘要】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下,在大學生軍訓期間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到軍事訓練的每個環節,通過實踐思想政治教育與軍事訓練的有機結合,是充分鍛煉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軍訓 思想政治教育

軍訓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大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必修課”,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承擔的角色和作用正被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和重視。軍訓課程是大學生進入高校的第一課,也是一門必修課和實踐課,通過軍事訓練這一載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軍訓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軍訓期間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針對剛剛進入高校的大學生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以軍事訓練為主要載體,通過教官、指導員和輔導員有針對性的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及軍訓期間學生實踐的規律所開展的一係列教育實踐活動。

(一)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愛國主義教育是貫穿於整個大學生軍訓的主旋律,更是軍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剛剛進入高校的大學生參加軍事訓練繼而融入軍營,在相對封閉的團隊裏進行著相對開放的教育,與教官的朝夕相處,潛移默化吸收著教官們身上的優秀品質,看到教官們身上強烈的愛國之情,生動的教材勢必能夠帶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得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在在軍事訓練過程中得到升華。

(二)增強大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90後的獨生子女,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較弱,集體觀念不強。軍訓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培育過程,通過隊列訓練的站軍姿、走正步,以及內務整理、拉歌比賽等各類集體活動勢必會影響著每一位剛剛步入校門的大學生,培養每一位參加軍訓的大學生依靠集體,關心集體,維護集體,不斷克服不良行為和習慣,不斷克服個人主義,不斷塑造集體主義觀念和團結協作精神,並將這種觀念和精神帶入到軍訓後的大學學習和生活中去。

(三)培養大學生艱苦奮鬥的品質

軍訓是培養大學生形成艱苦奮鬥優良意誌品質的極好形式。艱苦奮鬥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倡導和培育起來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從舒適的家到簡陋的營房,從散漫的生活到緊張的訓練,軍訓跨越的不僅僅是時空,還有大學生戰勝自我、挑戰極限的能力①。首先,軍事化的管理之一就是要強化紀律,將紀律嚴肅化、軍事化;其次,加強體能鍛煉、進行耐力訓練,培養大學生強健體魄。通過各項軍事訓練培養大學生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使其在今後學習和工作中具備勇於拚搏、堅忍不拔、戰勝困難的勇氣和精神。

(四)增強大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

紀律是取得成功的保證,一支隊伍,沒有嚴明的紀律就會打敗仗,一個集體,沒有嚴明的紀律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和訓練是增強大學生組織紀律性的最佳課堂。軍人的使命是服從,而軍訓期間大學生要聽從一切指揮,嚴格遵守軍訓作息時間和訓練時間。軍訓的日常生活和一切行動都聽哨聲行事,從起床到熄燈始終如此,一天的生活時時都在強化著大學生們的紀律觀念。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大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得到了增強②。

二、軍訓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軍訓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大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必修課,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承擔的角色和作用被普遍重視。然而軍訓期間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內容。

(一)重軍事訓練、輕思想教育

當前多數高校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都是按照團、營、連、排的級別設置,具有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製度和嚴密的組織,嚴格的軍事化訓練③。由此可見大學生軍訓更加注重軍事體能訓練和嚴格組織紀律的考核,相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開展較少,忽視了思想教育的內容,也就無法實現在軍訓中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軍事訓練內容簡單、思想教育缺乏針對性

由於時間、經費不足等各種因素,大學生軍訓的時間和內容都被壓縮,訓練的內容也過於簡單,兩周的軍事訓練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站軍姿、走正步的隊列訓練和彙報表演的準備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這種單一的模式中也無法發揮其更多的教育作用。此外,由於當今的大學生已經是90後的新生代,部分學生一直都是嬌生慣養,從未經曆過軍訓這種高強度體能訓練,從而在軍訓的過程中不能按照規定的要求完成任務,因此對於這部分同學來說,軍訓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也就無法體現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