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基因可以這樣總結
封麵故事
總結五個領域的樣本, 其實隻是看到了互聯網作用於傳統產業的表征,而基因卻必須從互聯網本身來需找。
那麼,互聯網的本質是什麼?按照凱文·凱利的說法:信息共享。不要小看這個詞,實際上從互聯網誕生開始,這項技術隻是從兩個維度上改變了這個世界:一是信息的總量;二是信息的流動速率。而這兩個變量的高速提升的背後恰恰是信息的“生產成本”和“交換成本”高度降低,這就是計算機(包括今天的移動終端)和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結合的偉大之處。
所以,“互聯網基因”的真正要義其實就一條:在互聯的時代,任何信息的交互均會被加速,互聯網縮短了傳統信息傳輸的鏈條環節,換句話說,也就是“脫媒化”。在這種環境下,傳統的產品、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均被改變,因此互聯網基因實際上,是技術、理念對上述幾個環節對商業模式的再造。
通過眾包進行創新管理
BAT(百度,阿裏,騰訊)同時都是風投公司,Google、蘋果也都在不斷通過並購收購來進行布局,可以理解為他們都是在通過外部的眾包來完成創新。人才資源是互聯網時代最貴的生產資料,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做到在這個層麵的壟斷,因為人口基數十分龐大,人才的篩選機製不是以企業的力量就可以構建的,但是信息如此發達,我們可以在全球適時跟進各項技術的發展,伺機獵食。
上世紀80、90年代,在一些資本投機心態的催動下,誕生了諸如GE,Time Warner這樣大而無用的公司。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以維護持續創新為目的的中小規模並購日益增多。在通過外部並購來完成創新突破之外,互聯網時代的通信便利和幾十年來多元文化的交流,讓各個企業內部的管理結構趨向於扁平,大企業的部門也有機會像小企業一樣保持靈活性,淘寶和微信誕生的過程就是很好的例證。
稍微衍化一下,就與前文中牛文文的內容眾包貼近了。再衍化一下,目前大熱的眾籌融資,甚至京東與TCL合作,基於網站銷售數據的定製化手機生產都有了原型。
基於用戶數據的產品快速迭代。
至於以用戶為中心,這本來就是任何企業的核心要義之一。但是互聯網的意義在於,通過技術渠道,讓用戶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渠道非常通暢,並且這種溝通變成了可量化的數據,基於數據可存檔、可分析、可預測,企業完全可以將用戶反饋囊括在各種糾錯機製之中,形成內部創新的標準化體係,加快產品的更新周期。
一個典型的代表特征是產品的快速迭代。當然,單純的產品快速迭代也不是企業的製勝法寶,快速迭代背後的糾錯機製才是核心武器,如果你本來就是錯的,那麼你迭代的越快,離正確的商業主線就會越遠。
每周更新產品的ZARA,在成就線下快時尚的同時,他們還把網絡當成一種同消費者交流的方式。目前在英、法、中等十幾個國家,ZARA已經推出了網上商店服務。在Zara的官方網站上,人們可以瀏覽和購買商品,也可以通過“分享”按鈕把自己喜歡的單品曬到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中去。ZARA還發布了自己的應用程序。所以盡管采取了“零廣告”的營銷策略,但ZARA還是可以利用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推動業務的發展。這也使得,此前ZARA設計師從各大時裝周上,收集新鮮出爐的潮流資訊,尋找靈感,的產品化模式部分進化到了線上。
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可以延展的商業邊界
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在任何產品上所麵臨的選擇都變得空前繁雜。一個消費者可以在全球篩選商品,也可能接觸過全球各地的服務。大的企業往往通過用戶粘性和對信息資源的控製建立起一定的壁壘,對於一家新的企業來說,就需要通過在某個環節完成突破性的創新才能夠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這個環節可能是一個非常細分和小眾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