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采用益氣養陰為主,佐以疏氣豁痰治療。
不宜藥物治療或藥物治療不滿意者要手術治療。
護理要點
輕者可以適當活動,有甲亢性心髒病或出現甲狀腺危象時應絕對臥床休息。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和含碘豐富的飲食。多喝水,忌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避免各種刺激因素,安排好學習生活。
雙眼球突出、眼瞼不能閉合者,應用點眼藥、塗眼藥膏,以防角膜炎發生。
注意觀察體溫、呼吸、心跳、心律等變化,如果心率快、體溫升高、大汗淋漓、腹瀉、胡說等,提示有甲狀腺危象,要及時報告醫護人員及時處置。
應用地巴唑時,要定期複查血象,觀察有無粒細胞減少等副作用。
四、小兒糖尿病
本病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相對不足所引起的慢性全身性內分泌病。可能與遺傳,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常常在感染時誘發。
患兒表現
病前有發燒、上感、胃腸炎、尿路感染、皮膚感染等病史。
喝水多,常以熱水瓶計算。
尿頻,尿多及尿床。
多食善饑,每餐6~7兩尚自覺飲食不夠。
明顯消瘦。
急性感染後易出現酸中毒、脫水、昏迷。呼吸深大,口唇呈桃紅色、出氣時有爛蘋果味。
空腹血糖明顯升高,尿糖、尿酮體陽性。
治療辦法
合理安排低糖飲食(糖尿病飲食)。
胰島素靜點或皮下注射。
糖尿病昏迷時大劑量應用胰島素同時糾正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控製和預防感染。
口服降糖藥,如D860、優降糖等。
護理要點
適當臥床休息,重症及有並發症者應絕對臥床休息。
根據年齡、生長發育和活動量製定糖尿病食譜。
限製糖果,水果、甜食,多給脂肪食物,但要避免肥肉和動物油脂食物。
孩子吃不飽時,可加蔬菜、瓜類等粗纖維食物,防止病兒自己偷吃東西,加重胰島負擔。
保持皮膚口腔清潔,勤洗澡,每日清潔會陰部皮膚2次,以防感染。
每日餐前15~30分鍾測尿糖,根據尿糖結果決定胰島素用量。胰島素要皮下注射,量要絕對準確,有計劃按次序更換注射部位,分行注射,每次注射點至少間隔1 cm,一個月內不得在同一點重複注射,以防局部脂肪硬化。
用胰島素後出現上腹疼、複視、頭痛、嘔吐、癱瘓、大小便失禁、出冷汗、體溫低、脈細弱等表現時,提示有胰島素休克,應立即口服濃糖水、加糖果汁等,有條件時立即靜推25%或50%葡萄糖40 ml,或葡萄糖靜點,並準備送醫院。
避免發生感染,以防誘發或加重病情。
內分泌係統與神經係統的作用相類似,機體的各部分隨時都受著內分泌係統的調節。調節的方式是以各種激素的分泌多少來實現。在整個小兒時期,內分泌疾病並非少見,象常見的呆小病、糖尿病等,它們給患者本人和家庭都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和負擔。一些內分泌疾病往往都要終身服藥來維持,象克汀病、糖尿病、甲亢等都是如此,這就需要有長遠的戰略目標,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向孩子講明利害關係,取得孩子的積極配合,這是至關重要的大事,隻有這樣,才能取得比較良好的治療效果,否則將前功盡棄。
(第九節)循環係統病循環係統包括心髒、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血液在其中周而複始的運行,維持著人體的新陳代謝。小兒常見的循環係統病是先天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的發生與母親妊娠早期(特別是第2~8周)有宮內感染(如風疹、流感等)、大劑量按觸放射線(特別是腹腔、盆腔)、亂用藥物(抗癌藥、甲糖寧等)及患有糖尿病等密切相關。此外還與遺傳有關,特別是染色體易位和畸形。後天性心髒病主要有風濕性心髒病、心肌炎和各種心律失常。由一些嚴重疾病造成的心功能不全(心衰)也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