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學習與生活上,父母千萬不要說威脅孩子的話。以下這些話應當被父母們引以為戒。
□麵對孩子不守承諾,父母失望地說——
“以後我再也不會相信你!”
專家指點:父母應當努力與孩子之間建立起信任關係,這種信任關係會促使孩子信守諾言、自覺聽從父母教導。而破壞了信任關係則隻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夫婦離異,媽媽這樣考驗孩子——
“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專家指點:孩子雖小,但他是有自己判斷親疏遠近的標準的。除了愛之外,別的還能是什麼呢?口頭上的強迫是代表不了孩子的心的。
□麵對不聽話的孩子,父親大吼道——
“你要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專家指點: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學會去尊重孩子。學會傾聽孩子對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並和他們進行探討,這才是正確的教子方法。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父母痛心地指責——
“我花了多少錢供你上學,你知道嗎?”
專家指點:父母為孩子傾盡心血,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教育方法不當,則隻能使心血付之東流。原來要的是更優秀的孩子,而最終連普通的孩子也失去了,這就是要求過高造成的悲劇。
□麵對孩子測驗不及格,父母狠狠地說——
“再不用功,看你將來怎麼辦。”
專家指點:因孩子的成績不好,父母著急,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教育方法不當,則隻能適得其反。無形中會讓孩子誤解,以為父母隻關心他的成績,而不在乎他的感受。
□為了讓孩子練好鋼琴,爸爸命令——
“你必須給我‘頭懸梁,錐刺股’!”
專家指點:生命屬於孩子自己,命運應該握在他們自己手上,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子女“承包一切”,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結果隻能是害了下一代。
6.不要說訓斥孩子的話
麵對不爭氣的孩子,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正確的教育態度。麵對犯錯誤的孩子,嗬斥和責怪也不是積極的教育方法。父母的一份寬容,會是孩子上進的動力;父母的一份理解,會給孩子一生自強的信心。因此,麵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父母不要說責罵孩子的話。
□孩子曾經說過謊,因此父母總是懷疑孩子——
“你又說謊了,是不是?”
專家指點:信任和愛是教育孩子的最堅實基礎,父母千萬不能因孩子有過缺點或犯過錯就放棄對孩子的信任。否則,孩子將離父母越來越遠,最終使父母教育孩子的努力付之東流。
□孩子沒有與熟人打招呼,父母便責怪孩子——
“教你多少次啦!為什麼那麼沒禮貌?”
專家指點:孩子的禮貌,需從小培養,在沒有形成禮貌習慣之前,父母應以引導為主,說教和批評都不是理想的方法。
□孩子手裏拿著別人的玩具,媽媽責問——
“你是不是偷拿別的同學的?”
專家指點:孩子稚嫩的心需要的是嗬護和鼓勵,即使犯了什麼錯,也應用溫和的語氣幫助他認識和改正,而不是無端地懷疑和責備。
□孩子想參與家長的討論,父母對孩子說——
“大人的事,不要你插嘴!”
專家指點:孩子參與大人討論的事,這是孩子關心家庭事務的積極表現,家長應當予以鼓勵。如果一味阻止孩子插嘴,使孩子養成“事不關己不關心”的習慣,那麼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孩子把集體食物帶回家,爸爸見了說——
“你真自私!自私的孩子沒有人緣!”
專家指點:要求孩子不貪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是正確的。但應當通過講道理、談心讓孩子進行自我認識。以自私訓斥孩子,隻能適得其反。
□對於做事心不在焉的孩子,爸爸訓斥——
“你有沒有腦子呀?”
專家指點:教育專家指出:越是頻繁空洞地使用“認真”、“努力”、“仔細”等詞彙,越是說明父母教育手段的無力。與其如此,還不如給孩子講一點做人的道理更有價值。
□孩子成績下降向家長求助,爸爸卻說——
“不要為自己的成績差找借口!”
專家指點:父母在孩子學習遇到挫折時,不能簡單訓斥了事。而應當幫助孩子找原因,找方法,多引導、多鼓勵,這樣才能使孩子戰勝挫折,從而取得學業上的進步。
□孩子考試沒有達到父母要求,爸爸就責罵——
“為什麼不能考得再好一些?”
專家指點:信奉“高壓政策”的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子方法,切勿拿孩子做實驗,因為這種教子方法隻會失敗,沒有成功的可能。
□孩子在看電視,媽媽卻給他施加壓力——
“就你這德性,怎麼能考上好學校!”
專家指點:父母教育孩子刻苦努力,應當采用談心方式與孩子溝通交流,讓他自我提高認識。嘮叨斥責隻能引起孩子反感,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
7.不要對孩子說粗暴的話
明智的父母,會讓孩子得到知識的熏陶;溫和的父母,會讓孩子得到心靈的撫慰;而粗暴無禮的父母,隻能使孩子在不良的環境中扭曲性格,汙染心靈,在痛苦與自卑中澆熄夢想。為了孩子的明天,不要對孩子說粗暴的話,請讓粗暴的父母走開。
□望著孩子離家的背影,父親大聲喊道——
“你滾吧,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專家指點:教育孩子最忌采取極端的方法。父母趕孩子出門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結果又會是怎樣?父母隻有先認識一下,然後才能知道自己做得正確與否。須知,急躁是不能解決教育問題的。
□當孩子與別人打架時,爸爸伸出巴掌——
“以後再與人打架,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專家指點:以威脅來代替教育,是難以達到教育目的的。孩子在威脅麵前,也許表麵屈服了,但他內心並沒去認識自己的錯誤,而沒有認識又怎麼會去改正呢?
□麵對孩子的過分要求,父親忍不住發怒——
“敗家子!你給我滾出去!”
專家指點:有些事,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坐下來商量才能解決的。做不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動不動就趕孩子滾,不僅傷害孩子的心靈,還會惡化親子關係。
□孩子不肯穿衣服,無奈的媽媽大聲命令——
“我數一、二、三,你給我穿上!”
專家指點:當你和孩子意見相左的時候,你越想說服孩子,可能會令孩子越加反抗。如果你無法令孩子順從,而采用強迫性的方式令孩子屈服,隻會破壞相互的感情,阻隔親子溝通的通道。
□當孩子把音樂聲量調得太大時,父母訓斥孩子——
“別這麼大聲音!你瘋了嗎?”
專家指點:糾正孩子不當的行為,必須先了解孩子的內心。隻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真誠的溝通和說服教育,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地接受父母的建議,而一味的阻止壓製卻會適得其反。
□孩子喜歡畫畫,而父親卻粗暴地訓斥——
“趕快給我看課本、寫作業去!”
專家指點:孩子學習知識,讀書並不是唯一途徑。如果父母整天壓著孩子讀書,則會使孩子產生對書的厭倦。這樣下去,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進步。
□麵對兒子的自慰行為,爸爸異常憤怒——
“不要臉的東西!”
專家指點:用傳統的目光和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在性方麵的不當行為,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傷害了孩子的自尊,給孩子的心裏留下永遠的創傷。
□孩子不服管教,爸爸一邊痛打一邊罵——
“看你還敢不敢?我打死你!”
專家指點:孩子不服父母的管教,究竟原因出在何處?父母如果隻憑意氣,不論根由,即使打罵也不可能解決問題,因為孩子心裏不服,他是不可能按你的要求去做的。
8.不要說過度溺愛孩子的話
關愛與溺愛雖都是對孩子的愛,但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卻有天壤之別。前者是父母在疼愛與關心中盡責的教育、盡心地培養,而後者卻是在父母嬌慣放任中對孩子的縱容和偏袒。父母如果期望孩子長大成材,就別讓自己的溺愛毀了孩子的前程。
因此,父母不要對孩子說過度溺愛的話。以下這些話以及類似的話,希望父母們不要脫口而出。
□孩子想去滑雪,媽媽不同意——
“滑雪很危險,你不能去。”
專家指點:溺愛絕不是愛,溫室裏永遠長不出參天大樹,隻有放手讓孩子經受鍛煉,才是促使孩子成才的正確途徑。
□孩子來幫媽媽收拾桌子,媽媽卻說——
“你還小,會把這些東西摔壞的。”
專家指點:父母隻有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們才會在生活中不斷長大,最終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當孩子對不住他人時,心疼孩子的媽媽說——
“媽幫你去說‘對不起’!”
專家指點:父母切不可代勞孩子承擔責任的事,否則孩子將缺乏做人所必需的責任意識。而責任意識正是促使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素質。
□女兒欲幫媽媽做家務,媽媽卻說——
“別動,等你長大再幫我。”
專家指點:不論是出於擔心孩子的能力還是怕孩子受到傷害,不讓孩子嚐試做事都是不對的。“等你長大了再幫我”的話是不妥的,孩子不經生活的磨煉,又怎能真正長大呢?
□對頑劣的孩子束手無策,無奈的媽媽說——
“媽媽求求你了!”
專家指點:孩子教育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因此,不論什麼時候,父母都不應以“求”的方式教育孩子,其實,你隻要有信心,就能找到教育好孩子的正確方法。
□孩子想自己玩秋千,媽媽卻說——
“不行,還是我保護你安全!”
專家指點:有些家長,對孩子處處不放心,不放手。本來是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父母也替做了,這就剝奪了孩子發展能力的機會,也剝奪了他的自立及自信心。
□孩子不會照顧自己,媽媽依然說——
“沒關係,媽媽會照顧你一輩子!”
專家指點: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應盡量給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放開你的手腳,劃出一塊空間送給孩子,因為這空間原本就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9.不要說影響不良的話
培養孩子的良好美德,父母是最重要的人生楷模。引導孩子的身心發展,父母是最容易模仿的學習榜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身作則的父母,會讓孩子得到成長的力量;而言行不一的家長,隻會使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氣。因此,父母不應對孩子說對其道德培養產生不良影響的話。
□孩子提醒媽媽該買票了,媽媽卻說——
“噓,別嚷嚷!”
專家指點:誠實是做人的根本,父母不僅不應當在孩子麵前做不道德、不誠實的事,而且應當及時糾正孩子本身不誠實、不道德的行為。
□孩子要求父母兌現承諾,父親卻說——
“那是為了鼓勵你,隨便說說的。”
專家指點:言而無信的父母是很難教育出誠實守信的孩子的。孩子一旦缺了誠信,必將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和事業。
□看到公園裏的鮮花,媽媽忍不住伸手——
“媽媽給你摘一朵。”
專家指點:培養孩子公德意識是每個父母都應當重視的,沒有公德意識的孩子,不僅在社會上不受歡迎,而且對其自身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爸爸沒時間幫兒子的忙,卻大包大攬地承諾——
“一點小事,爸爸幫你辦,放心吧!”
專家指點:對待孩子,應當言而有信,行而有果。有了承諾,就應該努力做到,千萬不要亂開“空頭支票”,不然不僅傷害了孩子,還會毀壞自己的聲譽。
□孩子被人打了,家長卻慫恿孩子——
“他打了你,你怎麼不打他?”
專家指點:孩子對各種道德現象的認識還很淺薄幼稚,對人的道德評價往往以成人的評價為依據,所以父母對周圍現象和行為的評價,應是非分清,善惡分明,給孩子打下愛憎分明的烙印。
□在超市打破了東西,媽媽告誡女兒——
“沒事,反正沒人看見!”
專家指點:對孩子品行的培養,應從小抓起,從小教給他們人生的哲理,從小培養他們有愛心與責任感,為人公正,樂於助人,具有同情心等。
□孩子考了雙百,父母給孩子很多錢說——
“給你錢,就是讓你花的!”
專家指點:用錢來鼓勵孩子並不是一種好方法。這不僅會使孩子產生學習是為了錢的思想意識,而且容易滋長孩子奢侈的不良習慣,因此還是多用精神鼓勵為佳。
目錄
一、良好的溝通是成功家教的基礎
1.傾心交談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2.一句不經意的話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3.父母欣賞的話可以讓孩子充滿自信/
4.過多的指責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二、父母對孩子說話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平等是與孩子心靈溝通的前提/
2.真誠地與孩子交流思想/
3.針對孩子個性,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
4.別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
5.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
三、父母對孩子說話應掌握的技巧
1.與孩子交流時應當多聽少說/
2.說話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3.與孩子談話的內容要具體/
4.用孩子易於接受的語言/
5.低聲細語地和孩子溝通交流/
四、父母對孩子說話不當的6種表現
1.用粗暴的態度對孩子說話/
2.板著麵孔和孩子說話/
3.責備,而不是讚揚孩子/
4.隨意打斷孩子的訴說/
5.急於糾正孩子的出格想法/
6.對孩子進行羞辱和諷刺/
一、激勵與賞識孩子的說話藝術
1.激勵能夠有效地促進孩子成長/
2.激勵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看扁了孩子會毀掉孩子的前途/
4.激勵孩子時說話要充滿誠意/
5.讚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6.隻要今天比昨天強就應當讚揚/
7.用喝彩的方式激勵孩子的興趣/
8.對女兒說:“有個女兒真好”/
9.掌握誇獎孩子的藝術/
10.不要對孩子說風涼話和潑冷水/
11.永遠不要嘲笑自己的孩子/
二、說服和勸導孩子的說話藝術
1.最好站在孩子的立場說話/
2.不要以強權口吻讓孩子服從/
3.說服孩子不妨用一點暗示/
4.藝術地運用說服教育的手段/
5.有效說服孩子的四個技巧/
三、回答孩子提問的說話藝術
1.引導孩子敢於提問、善於提問/
2.麵對孩子的提問首先要肯定和讚同/
3.千萬不可限製孩子提出問題/
4.對孩子提的問題不予完整的答案/
5.麵對孩子的提問不能敷衍了事/
6.不要用“不知道”對待孩子的提問/
四、批評孩子的說話藝術
1.批評孩子也需要講究藝術/
2.要給孩子第一次犯錯的機會/
3.不要在別人麵前批評孩子的缺點/
4.不要因孩子失敗而批評孩子/
5.批評時不能傷害孩子的人格/
6.麵對孩子的錯誤,建議比批評更有效/
7.鼓勵比批評效果好得多/
8.常見的不正確的批評方法/
9.怎樣批評愛發脾氣的孩子/
10.怎樣批評愛說謊的孩子/
11.怎樣批評有其他缺點的孩子/
五、化解和孩子矛盾的說話藝術
1.不要用過激語言與孩子進行舌戰/
2.解決同孩子的矛盾宜用“巧敗”/
3.不要說不利於化解矛盾的話/
4.允許孩子批評指正父母的錯誤/
六、向孩子道歉的說話藝術
1.道歉是為孩子樹立人格榜樣/
2.向孩子道歉時要真誠坦率/
3.不要隨便地向孩子道歉/
七、與孩子談性問題的說話藝術
1.正確認識“性”是孩子成長的需要/
2.正確對待孩子“我從哪裏來”的疑問/
3.用拉家常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4.告訴男孩遺精是怎麼回事/
5.正確對待孩子的自慰行為/
一、和貪玩孩子的說話技巧
1.孩子貪玩,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用語言巧妙引導貪玩的孩子/
3.教育貪玩的孩子切忌嘮叨數落/
二、和成績差的孩子的說話技巧
1.用鼓勵的語言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2.安慰而不是責罵考試不及格的孩子/
3.父母絕不能說貶低孩子的話/
4.不要說學習效率低的孩子頭腦不開竅/
三、和有逆反情緒的孩子的說話技巧
1.認真查找孩子產生逆反的原因/
2.用溫和的態度消解孩子的逆反情緒/
3.平等真誠讓孩子變“逆反”為合作/
4.耐心地幫孩子度過“反抗期”/
四、和有厭學情緒的孩子的說話技巧
1.孩子厭學,責任在家長身上/
2.曉之以理,糾正孩子的厭學情緒/
3.激發孩子在學習上的好勝心/
4.用迂回方法誘導孩子好好學習/
5.不要嘮叨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
五、和自卑孩子的說話技巧
1.搞清孩子為什麼瞧不起自己/
2.幫助孩子戰勝自卑感/
3.培養孩子的人生自信是走出自卑的關鍵/
4.語重心長,教孩子走出自卑的方法/
六、和脾氣粗暴的孩子的說話技巧
1.用語言巧妙引導愛發脾氣的孩子/
2.用多種方式化解孩子的“壞脾氣”/
3.幫助孩子宣泄心中的負麵情緒/
4.用語言開導與化解孩子的憤怒/
5.公正地對待動手打人的孩子/
1.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早戀/
2.讓孩子明白早戀的危害/
3.父母麵對早戀孩子的三步棋/
4.不要逼問孩子與異性同學的交往/
5.掌握和孩子談早戀話題的說話技巧/
1.不要說對孩子要求過高的話/
2.不要說諷刺孩子的話/
3.不要說抱怨孩子的話/
4.不要說打擊孩子的話/
5.不要說威脅孩子的話/
6.不要說訓斥孩子的話/
7.不要對孩子說粗暴的話/
8.不要說過度溺愛孩子的話/
9.不要說影響不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