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人生
品物
作者:黃小平
一
父親在陽台上養了很多花,有蘭花、玫瑰、牡丹等。一次,我問父親,為什麼這些花都不結果呢?
父親說,如果它們結果,那就不叫花了,而叫果樹了。比如,桃樹也開花,但它開花是為了結果,所以我們也就不把它看作花了,而叫果樹了。但蘭花、玫瑰、牡丹,它們開花隻是為了開花,所以才開得那麼豔、那麼美、那麼迷人,所以才配做花,才配我們稱作花。
開花,隻是為了開花,才能開出最美的花。
二
一次,在公園,見一種花,出奇地大,便問公園管理員,這花結的果一定很大吧?
而公園管理員告訴我,這花是結不出果的。我問為什麼,公園管理員說,把心思和力氣都用在開花上,又如何能結果呢?
有一種人,像這花,正因為在人生的“花”上太用力、太執著,而無法結出人生的正果。
三
到三清山旅遊,途經杜鵑穀。有遊客問,這裏名叫杜鵑穀,怎麼不見杜鵑呢?另一遊客說,一定是開過了,謝了。
而導遊卻說,不是開過了、謝了,而是還沒開,等到杜鵑花開的時節,你們再來看,就會看到,杜鵑開得漫山遍野,像火一樣,好看極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也不同。學會向前看,我們會看到希望,看到一片火紅的前景。
四
我準備送給朋友幾盆花,朋友謝絕了。朋友說,養花真麻煩,澆水、施肥,還要剪枝,擱在陰暗的地方久了,還得搬出來曬曬陽光,難伺候,而插幾枝塑料花在家,多省事。
一日,朋友到我家玩,說我家裏的空氣真清新,還帶著幽幽的芳香,特別好聞,給人沁人心脾的感覺。我說,都是那幾盆花的功勞,它不僅能淨化空氣,而且能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固然,“養”幾枝塑料花,比養幾盆鮮花要容易得多、省心得多、省事得多,但省心省事怕麻煩“養”出來的東西、“培植”出來的東西,其價值和功用一定會大打折扣。人生也是如此。
朱秀雲薦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