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從飛艇主電腦裏發現了不少以前沒有發現的功能,例如星圖,原來飛艇電腦儲存了星圖,這是一張銀河係獵戶座旋臂星座全圖,另外這艘飛艇還有一架小型射電望遠鏡,是隱藏在機身內部的,華夏也在電腦菜單裏發現了。這台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要比自己帶的那個光學望遠鏡強多了。
當然,蟲形人電腦其它功能華夏還要慢慢摸索,不過華夏現在有的是時間,而且加上頭盔裏的計算機係統,華夏的智力也有了很大的飛躍。怎麼說呢,這就好像是一種思維分工,一些想象類形象感強的思維華夏自己管著,一些計算類推理類思維,華夏就交給頭盔中的電腦了。沒想到這個小小的電腦係統,其性能還很優越。打個比方,像解碼外星文字這樣計算量,用人類大型電腦計算可能需要幾個禮拜,可是華夏現在隻要一分鍾時間就可以搞定。這個頭盔裏裝的應該是立體CPU,這種CPU超越了摩爾定律的極限。一個五立方厘米的立方體CPU,其計算能力將超過單層電路的百萬塊相同麵積的平麵型CPU,相當於在華夏的腦袋裏裝了一台天河三號巨型計算機。
華夏利用飛艇自帶的射電望遠鏡進行了全天球掃描,然後把得到的數據和電腦裏儲存的星圖比較,結果完全對不上號。而且,這裏能直接觀測到的恒星也非常希少。
這裏分不清東南西北,華夏隻能人為設定天球方向,結果發現:北天球有六顆恒星,南天球有四顆星,西天球有十八顆星,東天球有七顆星。也就是說整個天球隻能觀測到三十五顆恒星,這和地球上看到的滿天繁星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地方的恒星怎麼會這麼少,華夏越來越相信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應該是在銀河之外。華夏還發現,南天球和東天球的星光有擾動,說明這兩個方向上的恒星中有行星,因為恒星的光芒會由於行星的遮擋而出現明暗變化。
華夏想,憑自己現在的能力,即使知道了回家的路,也是沒有能力回去的。蟲形人一千艘飛船隻有一艘抵達太陽係,而且路程還隻是520光年,自己現在連銀河係都觀測不到,距離地球絕對在十萬光年之外,要想回去必須發展科技,壯大自己的實力。等到自己具備了製造星門的能力,回家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要製造星門就必須尋找晶體,要尋找晶體就必須到達遠方的行星,所以華夏決定造一艘飛船,一艘可以進行恒星際航行的飛船。雖然飛艇也能在太空中航行,但是體積太小了,無法裝載足夠的燃料。而且飛艇的燃料是氫或者氘、氚,在這空無一物的太空中,到哪去找這種材料去?氫的聚集地一般為氣態行星,例如木星,很顯然,這地方用氫作燃料不現實,所以華夏需要一台重子核聚變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