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子顧名思義就是原子量比較大的原子,物理學一般將原子序號排在氦後麵的元素稱為重子。重子核聚變要比單純的氫聚變效率高出一個數量級。一般的聚變發動機把氫聚變成氦就完事了,而重子聚變發動機會繼續聚變下去,氦可以再聚變成鈹,由於鈹極不穩定,會立刻和氦結合聚變成碳,碳和氦會進一步聚變成氧,氧再到鈉、鎂,這樣一路聚變下去一直到鐵為止,而每一次聚變都將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就是重子聚變效率高的原因。不僅如此,華夏還可以把從建造飛船的下腳料裏分理出的礦物質扔進反應爐,這也是重子聚變發動機喜歡吃的食物。
製造飛船的材料當然是來自蟲形人母船的殘骸,而且外星母船的材料是現成的,機械性能和抗輻射性都要高出普通鋼鐵好幾倍,省掉了冶煉工序,可以為華夏節省不少時間。
在建造飛船之前,還有一項工作是必須要做在前頭的,那就是測試具備行星的恒星距離。華夏打算利用飛艇通信裝置向南天球四顆恒星和東天球七顆恒星分別發射十一束無線電波,這些無線電波是經過加密的高能短波,每顆恒星對應不同的代碼。當這些電波到達目標後,就會被那裏的恒星反射回來,華夏隻要時刻開通接收設備,根據發射和接收之間的時間差就可以輕易地計算出目標恒星的距離。假設十年後接收到最早返回的某個代碼的電波,那麼自己距離目標恒星就是五光年。
為了能時刻監視返回波,華夏打算製造一顆通信衛星。為了節省能源,這顆衛星將圍繞著母船殘骸做勻速圓周運動。由於母船相對於一般的天體質量比較小,根據華夏的估算,這截飛船殘骸的質量是三千萬噸,隻相當於一顆直徑一百米的隕石質量,所以通信衛星隻能做得很小,質量隻要幾十千克就可以了,和母船的距離也要控製在一千米以內,否者萬有引力不足以束縛住它。
自從和頭盔中的電腦融合後,華夏的記憶力和計算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需要思考一個月的科研項目現在隻需十幾分鍾就可以搞定,這就是生物腦和電子腦結合後的優勢。雙腦分工,一個主想象和創造性思維,一個主計算和邏輯性思維,然後互通有無,這絕對是1+1=100的組合方式。
相對於人類來說,思維能力幾乎是超人的華夏已經掌握了飛艇電腦內所有關於蟲形人的資料,再加上工程技師的機械軀體,華夏現在就像是一台高級的萬能機器,製造一顆普通衛星當然不在話下,但這仍然花費了一年時間,這讓華夏深刻感受到“萬事開頭難”的真正含義。由於所有生產設備都是由零開始,華夏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光製造生產設備就花費了九個月時間,而且還是不眠不休的九個月,不過有了生產設備,製造產品就方便多了。
測距電波是衛星上天後再發射的,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但是這樣的等待對於華夏來說絕對是不會感到漫長,因為接下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