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喊底不加倉”基金在提防什麼(1 / 2)

基金

作者:周海鵬

有基金經理認為,不能將中小盤股今年的下跌簡單歸咎於高估值泡響中小盤股未來走勢的重要因素。

上證指數擊穿2700點,基金經理的“底部”呼聲日漸強烈。不過,若你以為基金經理們狂喊“底部”的背後,會是大手筆的抄底,那事實將令人失望。盡管據粗略統計,目前偏股型基金手握兩千多億的“彈藥”,但從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基金經理對加倉A股卻普遍持觀望態度。

一位基金經理坦言,從理性的角度看,A股確實已經到了該布局的合理位置;但從感性的角度看,A股波動屢出預料,現在加倉究竟會是“先知”還是“先烈”,誰也不敢下定論。

頻頻喊“底”

A股估值跌至曆史底部,是支撐基金經理們喊“底”的最大底氣。對宏觀經濟下滑憂慮的緩解,以及對CPI衝高回落的預期,則是基金經理們此時喊出“底部漸近”的誘因。

打開網站,點擊“基金”欄目,諸如“底部漸近”、“反彈將至”的基金經理觀點蜂擁而來。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一周有餘。

“我覺得,就目前的經濟和通脹走勢來看,央行不斷加息的概率已經大大降低。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也傳遞出在經濟下滑背景下,緊縮政策有所鬆動的潛在信號。因此,在這個時候,我覺得過度悲觀是不可取的,A股‘底部’的投資機會已經來臨。”某基金經理表示。

A股估值跌至曆史底部,是支撐基金經理們喊“底”的最大底氣。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用整體法測算的全部A股市盈率為16.78倍,按年度排序,處於曆史最低水平。其中滬深300指數市盈率為13.26倍,為該指數2005年誕生以來的最低值;中小板市盈率為35.1倍,也僅高於2008年的大熊市期間。

對於這種曆史最低水平的估值,華富基金就表示,雖然市場恐慌情緒依舊,短期市場受情緒影響波動會較大,但目前的平均估值提供了充分的安全邊際。通脹見頂、政策趨緩是大概率事件,市場下行空間有限,建議投資者保持樂觀,耐心等待底部的到來。

對宏觀經濟下滑憂慮的緩解,以及對CPI衝高回落的預期,則是基金經理們此時喊出“底部漸近”的誘因。天治基金宏觀策略分析師寇文紅向記者表示,如果5月份工業增加值環比低於4月份的0.93%,就說明經濟步入趨勢性的下滑,股市必將出現新一輪暴跌。但是如果5月份工業增加值環比顯著地高於0.93%,則表明4月份的工業增速下滑是完全可控的正常波動,市場情緒和預期將因此得以改善,股市將出現小幅反彈。

“目前券商對5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的一致預期在13.3%至13.8%,我們計算出對應的季調環比在1.03%至1.17%。預期5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大約13.2%,季調環比大約為1.01%,顯著地高於4月的0.93%。這意味著經濟沒有出現趨勢性下滑,4月份或許就是經濟底,對未來企業盈利也不必過於擔憂。”寇文紅說。

而在CPI上,許多基金經理的預期也逐漸走出悲觀。上海某基金經理表示,從目前的跡象來看,雖然CPI短期難以看到“拐點”,但在宏觀經濟下滑、國外輸入性通脹壓力減緩等影響下,CPI的上行趨勢已至強弩之末,未來幾個月將呈現窄幅波動格局,並不排除四季度顯著回落的可能。而在此背景下,基金經理們對緊縮貨幣政策有所鬆動抱有較大期望。

鮮有加倉

基金經理們頻頻拋頭露麵,為A股“部論”加油打氣,這讓投資者不禁產生一種基金要積極抄底的感覺。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感覺是不折不扣的“錯覺”:盡管此時基金已是重金在握,但鮮見有人敢於率先邁出大舉加倉的步伐。

多家基金研究機構的倉位測算報告顯示,5月以來,偏股型基金倉位已大幅降低,持有的現金則不斷增加。以國信證券的最新測算數據為例,截至2011年6月3日,普通開放式股票型平均倉位為78.73%,偏股混合型平均倉位為69.82%,股票型加混合型總體平均倉位則為75.64%。該倉位測算數據與記者調查結果相近。在采訪多家基金公司後記者發現,目前許多股票型基金倉位在75%左右波動,混合型基金則差距較大,高者與股票型基金相似,低者甚至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