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奢侈品也可成抗通脹利器(1 / 1)

規劃

作者:尚進

米可,26歲,北京人,目前為某國際投行的白領。兩年前從英國留學歸來的她雖然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但是日益高漲的通脹形勢也著實讓米可直呼“吃不消”。她坦言,“開車漲價,停車漲價,就連打車也漲價。”於是,米可和朋友們一樣,越來越多地關注如何抗通脹。奢侈品投資這一獨特的投資渠道進入了她的視野。米可笑稱,以前買大牌的包包和手表,純粹是愛好,沒想到現在成了一種投資理財、抗通脹的方式。

由於自小家境不錯,再加上“海歸”背景,米可對於奢侈品的敏感和喜愛比同齡人更甚。米可告訴記者:“盡管購買奢侈品在多數情況下並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升值,但有些東西不僅不會隨著時間的久遠折舊和貶值,甚至會因為它的稀缺性而成為名貴拍品。比如百達翡麗的手表,愛馬仕的鉑金包等。如果以此來衡量,它們就是值得投資的經典了。”

她表示,目前自己擁有的最名貴的一款奢侈品就是愛馬仕的限量版鉑金包。“這個包是父母送給我的18歲生日禮物,現在價格已經漲了幾倍,比投資股票給力多了。”

愛馬仕鉑金包、百達翡麗手表、路易威登旅行箱等奢侈品已成為大眾熟悉的財富符號和成功標簽。資深投資人告訴記者,稀缺資產正成為各路投資者爭搶的投資品種。“那些不斷升值的奢侈品,就貴在其稀缺性。”

記者了解到,以手表、紅酒等為代表的奢侈品是全球各大拍賣行的常見拍品。近年來,中國本土奢侈品的代表國酒茅台也屢屢出現在各大拍賣會上,而且價格一路飆升。目前,許多私人銀行都為客戶推出了許多增值服務,代客購買限量紅酒就是其中一項。客戶可以選擇紅酒升值後,出手變現。同時,也可以選擇自己品味獨一無二的美酒佳釀。

米可告訴記者,名表也是一種“硬通貨”。紙幣可能會貶值,但名表貶值的概率則小得多。“我的長輩和許多朋友會經常去全球各地參加蘇富比、佳士得舉行的拍賣會,隻要你眼光夠好,總能得到滿意的回報。”

事實上,一線品牌的名表價格每年都會有5%至10%的漲幅,加上當前全球貴金屬、珠寶原料價格不斷攀升,尤其是金價飛漲,都推動了國際奢侈鍾表市場的複蘇。一方麵,珠寶、黃金都是奢侈名表的主要生產原材料;另一方麵,許多奢侈品牌專門生產金表。

國內投資者向來更偏愛國際品牌手表,例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勞力士、歐米茄等。因為這些一線品牌在全球皆有價值共識,可以在任何一個拍賣行出手。

米可表示,在目前通脹日益高漲的情況下,珍稀的奢侈品與很多投資品相比更容易變現。她介紹道,以買賣二手包為主營業務的“米蘭站”幾乎遍布香港的各大熱門消費地。但包的品牌、材質、產量、造型是其價值的決定因素。“一個價值約6萬元人民幣的愛馬仕鉑金包被炒到10萬元,仍舊被搶購一空,換成是其他品牌就不可能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俠坦言,投資奢侈品牌,更應注重奢侈品牌自身的價值。“往往奢侈品堅守傳統,通過從悠久的曆史文化中選取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東西形成品牌的文化底蘊。”此外,在選擇上,也要注意,絕對優良的品質是所有奢侈品必備的特性。“除了精心的設計與做工外,每一個細節都應該是對奢侈品行業所推崇的工匠主義精神的完美演繹。”

某國內銀行私人銀行部的一位人士提醒,雖然越來越多高端投資者開始投資奢侈品,但是仍要考慮到購買時的內外因素會影響奢侈品的投資價值,如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的加劇以及產品本身成本的漲價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決定相關奢侈品價位的高低。

“在我們看來,大多數奢侈品都不是投資品,隻有極少數的限量版才具有投資價值。”該人士表示,投資奢侈品會麵臨許多問題,一是折舊因素。奢侈品一旦進入二手市場,幾乎都要打對折,與一手售價相差甚遠。二是小眾投資。投資有價值的奢侈品仍屬另類投資,非常小眾。另外,由於投資奢侈品需要投資者具有非常多的專業知識,因此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