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玄音綠珠音訊至,彼生此死獲重生(1 / 1)

第二回玄音綠珠音訊至,彼生此死獲重生

祖師三星四人正談到玄妙之處感慨著天地璿璣的不可思憶,突然響起撞鍾的聲音,這靈山空無一人,哪來的人在撞鍾?原來是一顆光音綠珠從虛無中嚶嚶嗡嗡的飛了過來,一下一下的撞擊著回光形成的琉璃光球,然後又飛入虛無之中消失了。三星在光球中見此情境,知道天地之間的通道就要關閉了,於是就和祖師道別。因為輸了牌局,三星照例分別給祖師留了一句秘訣。

福星對祖師講出了福的秘訣,福為德者居,心空福方至。有求福漸遠,無求福德齊。祖師聽完後,明白了色因空聚,緣起性空,並從中領悟出諸法空相幾個字。

祿星也對祖師講出了祿的秘訣,但能時時常用心,行滿三千祿無窮。坐地日行八萬裏,往來天地盡空空。祖師聽完,想起了三國曹操寫的一句詩,譬若朝露,去日苦多。並從祿星的秘訣中領悟出諸行無常的道理。

壽星臨走時說了句偈語,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彼生時,此必滅,輪轉歸玉闕。祖師從中領悟出不生不滅,涅槃寂靜的含義。

三星各自講完秘訣,然後一字排開,左轉三圈後與琉璃光球一同化成一道金光飛逝在蒼穹虛無之中。

祖師目送三星走後,又仔細琢磨了這壽星的偈語,發現這壽星竟然道出了生死輪轉的秘密。眾生不識生死根源,不能見性,故有分段生死而成生死輪回。隻有在無漏境界,心地光明,才能見到心生滅的過程,此死彼生,不過緣起緣滅,生因真空,滅因緣轉。能識此生滅根源者,必定是轉輪聖王。與佛世尊,同俱三十二相,了斷思惑,執掌眾生生死輪回之事。

這正是:

緣起覺滿三無漏,

日月三星照通明。

明德德滿聖轉輪,

但聞空室撞鍾人。

祖師突然想起綠珠撞鍾傳信的事,天地相應,知山下又有人上山拜師學丹道,於是回到寢室,垂目結跏趺坐隻待天明。

次日清晨,祖師洗漱完畢,一早便晏坐禪堂。日上三竿時,便有人來報,山下來一儒生,要拜祖師為師。祖師說,讓他先到會客廳侯著。

這儒生來到會客廳,一眼便看見會客廳側麵牆壁上的一幅字匾,上麵是祖師寫的一首絕塵經。

《絕塵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識與心,不能了然。

故上下求索,前後洞察。發宏願以明心地,起悲心而動慈雲。緣妄識以成次第,究生滅而超三界。

始知,恒古長存者,唯此覺心。覺光常照,合於自然。雖生死昏魅,此覺心朗然獨存。覺能生識,亦能轉識。識心有迷,覆於塵故。覺心朗照,塵盡消融。動若太極,無往不歸。迷於歸者,認識為主。覺於心者,不隨識轉。返本歸源,終不破滅。

是矣,無所住而覺心圓滿,洞六塵而普度無盡。悲憫眾生之識心無度,苦心絕塵之天青月白。唯此順逆接引,令見此月而不迷於月者,是為普度。

儒生看完,對祖師的“順逆接引,令見此月而不迷於月者,是為普度。”這句油然而生敬佩之意。

祖師來到會客廳,但見這儒生,生的個:

白白淨淨似不俗,清清爽爽有仙根。

眉如遠山睛如漆,黑白分明靈台澄。

七尺身軀耳朝懷,三寸鼻梁蒜頭形。

男身女相性溫和,宛若處子愣頭青。

儒生見祖師進來,滿頭銀絲,仙風道骨的,竟然感覺到一種強大的磁力。趕緊上前便拜倒在地,懇求祖師收他為徒。

祖師讓儒生起來坐下,對儒生說到,我之法脈,隻傳有緣,有心者得之,無心者存之。拜師之事,並不重要,隻要能契入我法,便是這靈山一仙客。

然後便問了儒生三個問題,汝從何來?欲求何法?學法目的為何?

但見那儒生胸有成竹,朗聲答到,我從南方來,欲求開玄關,隻為解脫事,生死不惑亂。

祖師聞言,便道,甚好,甚好。既然是為求解脫之事,家中可曾安排妥當?往後有何打算?

這儒生答到,大學畢業二十三,心中迷惑為哪般。人生若不了生死,此生迷途定必然。因此已和家中父母商量好,打算以三年為期,發心持戒修行,以解開這心中疑惑,才好放手施展宏圖,報效國家。

祖師聞言,便道,小小年紀,便有此誌向,難得啊。汝欲求打開玄關,必須先要知道這玄關在哪裏才有打開的可能,若找不到玄關,又如何打開玄關?這玄關,既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玄關隻在霧中山,欲開玄關,先要進入恍惚杳溟之中,於恍惚杳溟中而入霧中山,便可打開這玄關。這樣吧,我先教你一些止漏清淨入流止念的方便法,先助你入霧中山吧。

於是祖師便傳了他“四字訣”和直心入流之法,讓這儒生下去執戒自練,百日後再來見他,百日內不再回答他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