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四字決入霧中山,直心入流黍米現(1 / 2)

第三回四字決入霧中山,直心入流黍米現

話說這儒生被安排在寮房中住下,吃穿用具一應俱全,日中一餐無他求,全心鑽研苦行修。當晚散盤習四字,吸抵閉攝慢用心。習練數次,己漸得機要。陽舉能伏軟,氣定神自閑。一吸念隨吸,更無雜念起,舌抵上齶任督接,閉目上視氣上行,上至昆侖頂自落。攝提穀道三岔行,不走常道逆上行。如此再無淫心起,真氣如環如醉漢。

行四字訣有半個時辰,己是通體舒泰,百脈俱化,如癡如醉,無我無他,氳氤杳溟,如在霧中一般,身內身外全是霧,不辮東西不亂竄。

儒生心知這麼快就進了霧中山,這時突然想起直心道場入流法,便重新安坐閉目忘我,隻微微覺照目前,一時,一線仰月亮閃閃,西北土釜己安然。於是試著讓真氣從額心向外水平流動,前短後長,前三分處如射釘,後七寸自與虛通。直心向前真氣流,一粒黍米竟不離。再看這黍米珠,若隱若現亮閃閃,此前躲人常不見,如今不求自出現,原來巽風木性全,自然金情黍米現。若非巽風鼓吹功,當麵錯過不相逢。

自從金木一見後,從此日日不相離。周天自轉不用功,但看卦數衍天機。如此,天天得閑便打坐,順逆堪轉神通顯,入睡元神衝出體,飛行自在訪神仙。

隻樂得這儒生好生歡心,沒想到祖師這幾句簡單的止漏法,便讓他在霧中山玩了個遍。數日後想起祖師的教誨,心中念起金剛經的四個無,對境無心境愈起,離相心起相更真。日日息心塵落下,竟如黑發垂及腰,漸漸發絲銀白色,百日功夫己雪白。隻因金木常相逢,黍米郎君色轉紅。

儒生以息心為主,沒過多久,一日在打坐時突然感覺到上顎有東西,一顆玄珠,綿軟如怡,溫潤滑膩,而且還有亮光,不用目視就能看見。

這玄珠從上顎落下,經過重樓,落到下腹。下腹頓時亮了起來,竟如一個洞府。一顆玄珠落定後,上顎又有東西,又一顆玄珠從重樓落下。如此這樣一共落下大約有二十四顆玄珠。竟然把下腹照的通明,形成一個明亮的空洞。

又過了數日,一次打坐後剛睡下,突然身體浮到空中,從腳底開始,一股真氣沿著經脈凹凸運行,次第打通奇經八脈。然後醒來。一真覺得這應該就是大周天打通了吧。

此後打坐,一顆黍米珠,竟然養的跟個血蜘蛛似的殷紅殷紅的。百日己到,這儒生心想,我有如此造化,祖師今日一定會傳我丹道秘訣了吧。便起身去找祖師,以求打開玄關和一塵丹道秘訣。

話說這儒生行止漏清淨入流止念之法百日期滿,應祖師之約去求開玄關之法,來到會客廳不見祖師,便向人打聽,有人便告訴他,祖師己知你要來,讓你去禪堂候他,這儒生便去了禪堂,禪堂裏空無一人,他便找一蒲團結跏趺坐,好讓祖師見到他時知道他日日用功,己有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