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無奈,又收下了羅茜茜的手鏈,發現這手鏈上還拴著一顆紅色的瑪瑙珠珠。
一明一行一真三人把學生送到雲霧寺景區候車的地方,一直等到快要發車了才和這些學生一一握手擁抱辭行。
班車發動,一鴻,羅茜茜等人拚命向一真一明三人揮手。
一真發現了齊羽鴻和羅茜茜臉上滾落的淚珠。但是卻發現自己的心裏卻沒有一絲的難過。
在一真心裏,聚散離合本是人之常情,習以為常了便會心如止水。
但一真卻不是因為習以為常而心如止水的,他完全是因為看透了一切因緣的緣起,不過是被內心的一種妄動牽引而做出的種種分別舉動而己。看破了一切如常,看不破則心潮澎湃。
送走了這些學生,一真的心裏卻突然想起了胡鈴卿,自那夜觀音洞一別,也不知她的西洋參長的可好。
一真突然意識到自己剛才送走學生的平靜,和現在想到胡鈴卿的異動,究竟那個才算被自己內心的妄動所牽?
心如止水難道就不算一種妄動嗎?不常即妄,知常不妄,行為如常而心不昧,才應該算是心不妄動吧?
一明一行一真三人又到雲霧寺去拜見了一下釋覺義老和尚,喝了一會茶,聽釋覺義聊了一會他最近念佛的狀況。
釋覺義說自己最近念佛,眼前經常閃過一片紅光。
一明一行一真三人一聽,幾乎同時恭喜釋覺義老和尚快成正果了。
釋覺義也不覺得奇怪,知道他們幾個己經修的很高了,就說,“還請三位施主指點老衲,老衲感激不盡。”
一真脫口說出,“一片紅光初炸開,心花己然成了形。漸收漸凝成金精,數滿道成果圓通。”
說完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說。然後又補充一句,“其實我們三個人也隻修到一片紅光心初開的層次,隻聽祖師講還須數滿365天果才能圓。所以必須不懈精進才行。”
老和尚聽了心中更加踏實了,數滿365天方可圓通,就說,“那怕就是死,我也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幾個人又聊了一會,一真出來給家中父母打了一會電話,和父母報過平安後,就喊一明一行一起回靈山別院。
一明一行三人告辭老和尚後,就向回靈山別院的路走去。
回歸靈山,歸去來兮。這才是這三個人今生的夙願。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