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行走天山千百峰,天龍池畔養心性(1 / 2)

《聊齋之凡間修行錄》—《天蠶神功》

張儒生辭別祖師離開靈山別院後,就給他母親打電話問安。正好她母親也急著要告訴他,中冶地勘中南局的人前兩天還打電話催他去單位報到呢。

於是張儒生匆匆回到家,見過父母後第二天就趕往湖北武漢去單位報到。報完到就被告知新疆庫車有個錳礦項目正準備出隊,但是人手不夠,急需要人去那裏幹活。

張儒生素來神往西域的天山,因此也沒思考就答應願意到這個項目去工作。

儒生下來一搜索,發現庫車還是古德鳩摩羅什的居住地和曾經的佛法興盛地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龜茲國。因此更加神往去庫車一探究竟。

項目三天後就出發了,項目由五個人組成,項目經理周天發,同事小李子和儒生三個人坐火車到庫車,在縣城盤桓兩天等項目組長李濤和司機杜明開車到庫車後,就直接開車進入工作區庫勒。庫勒翻譯過來也就是天龍池的意思。

項目就在天龍池畔的一個旅店駐紮下來了。這裏的風景簡直美極了,這地方真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站在旅店的院子裏往北看,就看見一輪彎月在山頂上,仔細一看,原來是山峰上天然形成的一個圓弧。往南看就是美麗的天龍池和牧場。

吃完晚飯,大家都想到天龍池去看看。旅店老板是個哈薩克族人,叫阿布拉,是個非常熱情的小老頭。也跟著大夥一起來到天龍池邊。

天龍池一共有兩個,一個叫大龍池,一個叫小龍池。小龍池的水都是從大龍池流下來的。儒生望著天藍色的湖水,看著湖麵上遊弋的兩隻黑天鵝,聽阿布拉說這對天鵝是從天山北的天鵝湖飛過來的。隻要穿過天山的一條8公裏長的隧道,就能看見那邊一馬平川的草原。而天山的南邊確實山區。在這天山終年不化的雪山上,生長著一種紅色的雪蓮,非常罕見也非常珍貴。阿布拉還是小的時候見到有人采摘到一朵紅雪蓮。其它的雪蓮都是白色的青色的,還有生長在雪線以下的都叫濕蓮,藥性沒有雪線上生長的雪蓮好。

儒生突然想起半路上見到的神秘大峽穀景區,就問旅店老板,老板告訴他,神秘大峽穀裏麵有兩個小石窟和天然的旋天古堡。鄰縣的拜城還有個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是一個很大的石窟,裏麵可以容納幾萬人閉關,石窟裏麵是一個一個小的洞窟,傳說古時候中原的很多大修行人都要去那裏參修閉關,很多人去了那裏就不願回來,一直修行老死在那裏。

天龍池上遊是很開闊的牧場,青草濃密,成群的犛牛悠閑地在那裏吃草,當地的牧民小姑娘客斯巴郎子正在那裏一邊笑著說著唱著一邊給犛牛擠奶。

儒生和同事小李子一起往犛牛群走去,看到那白色美麗的犛牛心裏一亮,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雪山大力白牛嗎,《楞嚴經》裏的楞嚴道場就是要用這雪山大力白牛的糞便來泥道場,白牛黑糞,黑中白,白中黑,陰中陽,陽中陰。經書中用白牛糞譬喻的非常形象。

於是儒生就走到那頭白色犛牛跟前,想要騎一騎這犛牛。

一個牧民小夥子走了過來,笑著說:“這犛牛的抵角可厲害了,能把人的胸腔穿透。不過這頭白犛牛是我們訓練過的,特別溫順,你要想騎,我給你看著,別怕,騎上去吧。”

儒生見小夥子輕輕地拍打著犛牛,犛牛顯得更加溫順,於是就大膽的騎了上去。儒生騎在大力雪山白牛背上,顯得格外莊嚴威猛。

同事小李子在一旁趕緊拿出手機給他拍了幾張照片。

儒生讓小李子也來騎一騎犛牛,小李子害怕,幾次鼓起勇氣到犛牛跟前又被嚇得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