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科學坐月子幸福一輩子 (1)(2 / 2)

三、坐月子的基本注意事項

1、不要吹風、受涼。

如果室內溫度過高,產婦可以適當使用空調,室溫一般以25~28℃為宜產婦應穿長袖衣和長褲,最好還穿上一雙薄襪子。產婦坐月子期間不可碰冷水,以防受涼或產生酸痛的現象。居室的室溫應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室內溫度約25~26℃,濕度約50%~60%,避免著涼、感冒。

2、適度的運動與休息

適度的運動與休息,對於惡露的排出及身材的恢複很有幫助。產後初始,新媽媽虛弱、頭暈、乏力時,須多臥床休息,等體力逐漸恢複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以一至兩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一般情況下,經陰道正常分娩的產婦在產生第二天就應當下床走動。但應注意不要受涼並避免冷風直吹。也可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每天做一些簡單的鍛煉或產後體操,有利於恢複,並保持良好的體形。

3、合理調節飲食

“月子”裏和哺乳期都應吃高營養、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促使身體迅速恢複及保證乳量充足。月子飲食還應依新媽媽個人體質的差異性,應該有所不同。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膚癢、胃痛等疾病發生,新媽媽的飲食與藥物就必須做到合理的調節。

4、注意個人衛生

在室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經常洗淋浴,不洗盆浴。新媽媽每天應刷牙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用溫開水漱口。新媽媽的頭發、身體要經常清洗,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尤其注意,月子裏新媽媽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應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在產後的最先幾天裏,惡露量較多,應選用消毒過的衛生墊,並經常更換。大小便後要用清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傷口的清潔幹燥,以防感染。定期修剪指甲。

5、記得產後檢查

產後要注意觀察子宮的恢複情況,也就是要觀察惡露的顏色由紅變白,數量由多漸少,由血腥味到無味,一般一個月後應排淨,若惡露不淨或出現異常,就要及時看醫生。要記得產後42天左右,產褥期將結束,新媽媽到醫院作一次產後檢查,以了解自己身體的恢複狀況。萬一有異常情況,也可以及時得到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6、盡早喂寶寶母乳

建議新媽媽在分娩後30分鍾內與寶寶進行皮膚接觸,1小時之內讓寶寶吸吮乳頭,以促進母乳分泌和寶寶的吮吸能力。新媽媽分娩後乳房充血膨脹明顯,盡早哺乳有利於刺激乳汗的分泌,使以後的母乳喂養有個良好的開端這時的乳汁叫做初乳。初乳中脂肪含量低,容易被新生兒吸收的蛋白則含量較高,並且有大量免疫因子,能增強新生兒的免疫力。

7、合理安排產後性生活

惡露未幹淨或產後42天以內,由於子宮內的創麵尚未完全修複,所以要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為了一時之歡而忘了“戒嚴令”,很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甚至造成慢性盆腔炎等不良後果。惡露幹淨較早的新媽媽,在恢複性生活時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因為產褥期受孕也是常見的事,應引起重視。

四、坐月子不當引起的六大後遺症

新媽媽產後做月子不當會有哪些後遺症呢?

後遺症1、產後腰腿痛

妊娠期間,胎兒的發育使子宮增大,同時新媽媽腹部也變大,重量增加,為適應這種生理改變,身體的重心就必然發生改變,腰背部的負重加大,所以新媽媽的腰背部和腿部常常感到酸痛。到了分娩的時候,現在新媽媽分娩時多采用仰臥截石位,新媽媽在產床上時間較長,且不能自由活動,分娩時要消耗掉許多的體力和熱量,致使腰部和腿部酸痛加劇。新媽媽產後睡彈簧床也不利於腰腿部的恢複,這種種情況都可以引起新媽媽在產後,感到腰腿部疼痛較重。

新媽媽在產後感到腰腿痛一般說是屬於生理性的變化,是可以恢複的,如果屬於懷孕和分娩引起的疼痛,一般在產後1周後疼痛就會減輕。在坐月子期間注意勞逸結合,將會恢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