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合糧食自給與國際貿易淺析中國糧食安全問題(1 / 2)

結合糧食自給與國際貿易淺析中國糧食安全問題

經濟研究

作者:黃旭

[摘要]:糧食安全關係重大,大到國家社會穩定,小到人民日常生活。糧食自給與國際貿易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通過不同對形式都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試圖通過淺要分析當前中國糧食安全狀況,結合這兩種糧食來源方式找到保證中國糧食安全的基本立足點。

[關鍵詞]:糧食安全 糧食自給 國際貿易

一、中國糧食安全現狀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關係重大,大到國家社會的穩定,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糧食安全都十分重要。糧食對人民日常生活,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獨立自主都有重要的意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國際貿易,中國的糧食自給率一路下跌,中國稻米、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已多年淨進口。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應該怎樣找到糧食自給和國際貿易的平衡點,以求充分保證本國的糧食安全,成為關係我國人民生存、經濟發展、國家自立的重大戰略問題。

(一)中國糧食生產現狀

1.中國糧食總產量逐年增加

從2004年到2013年十年以來,中國糧食的總產量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底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稱,2014年中國全國糧食總產量達到60709.9萬噸,比2013年增加516萬噸,增長0.9%。從2004年算起,中國糧食已連續增產十一年。

2.三大主糧產量穩定,大豆產量略有波折

從2004年到2013年十年以來,中國稻穀、小麥、玉米這具有戰略意義的三大主糧的產量十分穩中有升。除去三大主糧外,近十年以來中國其他糧食作物如大豆的產量則是偶有上升,多呈逐年遞減的趨勢。

(二)中國糧食國際貿易進出口現狀

1.中國糧食國際貿易總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漸增

中國是糧食國際貿易大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積極開放市場與世界接軌合作,糧食國際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也逐漸增加。

2.中國糧食國際貿易以進口為主,出口日益減少

中國糧食國際貿易的總規模不斷擴大,其中進口占比越來越大,而出口占比越來越小。在進口方麵,近年來,中國對主要糧食作物的進口量都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出口方麵,近年來,中國對主要糧食作物的進口量都呈逐年下降趨勢。

二、目前中國糧食安全存在的問題

(一)中國糧食需求逐漸增大

首先是國家絕對需求。中國人口眾多,人民對糧食的基本需求很大。加上每年新增的人口,這會進一步加大對糧食的絕對需求。其次是社會新增需求。中國城鎮化進程使許多人從農產品生產者變為消費者,從而新增了對糧食的需求。中國家庭的糧食需求結構也有了升級,對國家糧食有了更高更多的新需求。最後是戰略儲備需求。國際糧食貿易市場複雜多變,自然災害經常發生。為應對多種突發狀況,國家需要有足夠多的安全儲備糧。

(二)中國糧食生產的困局

國家耕地麵積有限,近年來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推進,國家可供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如果不能保證足量的耕地用於耕作生產糧食,中國糧食生產將陷入困局。水資源短缺日趨嚴峻,中國近年水資源短缺現象日趨嚴峻,主要糧食種植地區的幹旱會影響中國的糧食生產總量。農業科技體係落後,中國農業種植與高科技技術結合度始終不高,農業科技體係落後,導致中國農業產物的高產必須依靠大麵積的耕地,這製約了中國糧食總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