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眾戶外運動對秦嶺地麵環境的影響
體育藝術
作者:鄧誌文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跟蹤調查法與數據統計等方法進行初步的調查和研究,調查結果表明,現今西安大眾戶外運動參與人數與參與形式不斷增多,從而給秦嶺地麵環境帶來汙染。造成環境破壞的主要原因有:參與大眾戶外運動帶去的生活垃圾隨意丟棄、踩踏莊稼亂折亂摘,還有為了增長經濟而大麵積修路砍伐建造等現象對秦嶺地麵環境的破壞,並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一些環境保護方案,如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希望政府出台一些大眾戶外運動與環境保護的相關條款等。
[關鍵詞]:戶外運動 秦嶺 環境
1前言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為大眾戶外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越來越多的市民告別喧鬧的城市走向戶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秦嶺這塊自然風光優美的聖地成為西安人群大眾戶外運動的首選,市民紛紛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參與到大眾戶外運動的行列之中,戶外運動的人數不斷增加卻給秦嶺地麵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麵影響。本文針對戶外運動對秦嶺地麵環境的影響,提出保護秦嶺自然環境的合理化可行性建議。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範圍主要在子午峪、太平峪、黑峪等地區選取10個有代表性的峪口,隨機抽選100名子午峪的戶外運動參與者做問卷調查。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數據統計法。
3結果與分析
3.1開展大眾戶外運動豐富的自然人文環境是基礎
3.1.1秦嶺自然環境為大眾戶外運動的開展提供資源條件
秦嶺山脈全長1600公裏,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南部與四川北部交界處,是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秦嶺淮河是中國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山地地貌奇特險峻,南北自然景觀各異,山中奇石怪峰瀑布小溪應有盡有,資源豐富被譽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3.1.2秦嶺大眾戶外運動的資源特征
大眾戶外運動資源是以山體為載體的各種大眾戶外運動資源的聚合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指山體為主的山、水戶外運動資源類型。廣義的大眾戶外運動資源類型是以地文為載體多種資源組合而成的綜合體它不僅包括山體本身還包括與之相關的生物、水文、天象、人文等,大眾戶外運動的開展更多用的是廣義的大眾戶外運動資源。
3.1.3山地大眾戶外運動的資源類型多樣
秦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複雜的地質結構造加上外力的侵蝕形成了多種自然景觀,有山峰、峽穀、溶洞、石河等地質地貌類型;有河流、瀑布、高山湖泊、溫泉的水體類型;有冰雪、煙雨、雲霧等氣候類型;還有原始森林,此外秦嶺還有眾多的珍貴人文曆史資源,如藍田猿人遺址、老子講學處—樓觀台、華山道教場、南五台山佛教聖地、千年古刹草堂寺等。如此豐富多彩類型多樣的山地大眾戶外運動資源為秦嶺大眾戶外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2參與西安大眾戶外運動的人群結構、參與形式
3.2.1西安大眾戶外運動的參與人群的狀況
針對西安大眾戶外運動的參與情況,本次問卷調查共對子午峪100名大眾戶外運動參與者進行調查,回收100份。西安大眾戶外運動的參與者的年齡段;兒童占2%;青少年占19%;中年人占55%;老年人占24%;參與者的文化程度表2;小學文化程度9%;中學文化程度35%;大學文化程度38%;研究生以上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