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改頭換麵(1 / 3)

這世上的人,有老有幼,有男有女。行善積德的人,稱為善人,為非作歹的稱為惡人。哪怕是死人,重於泰山的恭稱為名人,偉人,輕於鴻毛的被唾罵成奸人,小人。可不管怎樣,人畢竟是人,不管是惡是善,是生是死,可唯獨隻有一類人,偏偏稱不得人,他們往往隻有一個名字,一種稱呼,就是“賭徒”。

用錢財房產作為賭注,這僅僅隻是“小賭”,用尊嚴自愛作為賭注,這是“大賭”,而用家人好友作為賭注,視為“豪賭”。

這一類“人”不被人信任,不被人重視,幾乎毫無尊嚴。

可為什麼劉和居然從趙愛兒這樣一個奇女子的身上也能看到賭徒才有的一絲神態,她分明是在用什麼作為賭注,而她又將得到什麼?

隻是那位老者卻沒有發覺,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劉和的身上。乍聞故人之子尚在人世,老者心態激昂中險些難以把持。他見劉和驚而不亂,對這小夥子更喜了三分,可又想到劉虞慘死,神色還是沉痛不已。

深深歎了一口氣,老者肅然道:“老夫童淵,當年黃巾塗炭北地,曾與你父親共事。我二人雖身份懸殊,不過一麵之緣,卻神交已久。那夜一番交談之後,老夫將你父親引為平生知己,還以為他必然可以還這個世道一個朗朗乾坤,隻可惜……可歎……”

童淵歸隱鄉中,不問世事太長時間,卻沒有想到風雲突變竟聞聽如此噩耗。想那劉虞在幽州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是亂世中的一片樂土。隻是……實在是可惜,可歎……劉虞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乍然聞聽故人叫上父親的名字,劉和這心裏就止不住的悲痛。眼前的童淵不似作偽,臉上神色跟他一般,劉和對著老者不自覺的多出幾分親切。看對方悲切,反倒是劉和安慰幾句,說是劉虞臨走的時候還算走的安慰。

這話對劉和是一種安慰,也是他希望父親在最後一刻沒有在承受那無情的折磨。但到底痛不痛苦,劉和內心知道,沒有人在受過“肉刑”的折磨以後還能笑著說安穩。這不過如果劉和不這麼說,又豈能讓關心他的人安心呢……

童淵知道自己不用去安慰這個後輩,他遠比自己想象的堅強,這是傳自他父親的風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想當初冀州發生了黃巾之亂,作為北地最出名的武術家,童淵毅然而然的投入軍旅,成為漢軍當中的一名教練軍官,由他帶出來的一批子弟兵,在當時著實是出了威風。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作為武夫的童淵,第一次跟劉虞接觸。沒想到兩個地位極其懸殊的人,居然一見如故,在黃巾之亂上,在邊疆的問題上,兩個人聊了好久,直到各自分道揚鑣。

沒想到十幾年過去,當初匆匆一別,再回首,卻是人鬼殊途。

不過作為一個旁觀者,童淵始終不明白劉虞跟公孫瓚這兩個一直有著共同目標的人,為什麼會發展到兵戎相見的地步的那一刻。因為童淵經曆過,所以他知道邊地之民生存得是多麼的艱辛。正是有了劉虞跟公孫瓚的一柔一剛,才讓幽州平安了十餘年。雖說兩個人在處理邊疆問題的手段上麵有著截然不同的見解,可他們一直為百姓保有著最後的底線。十餘年過去了,為什麼一向柔和的劉虞會突然率先決定起兵攻打公孫瓚,而公孫瓚又無智到非殺劉虞不可?!

這些除了當事人,隻怕外人是猜想不到了。

童淵似笑非笑的看著趙愛兒,越發的覺得這個小妮子的不一般。他也跟許多人一樣,本以為劉和已經死在了濮陽地區,卻沒有想到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還跟趙愛兒一起進過薊縣。然後現在呢,這個女子還請動他來到這裏,這林林種種的奇妙事情,便是一些所謂的謀士可能都辦不到吧——其實她本就不一般,能夠得到老夥計的青眼有加,這妮子怎麼可能會簡單呢。隻不過趙愛兒女人的性別,軟弱的外表總會讓很多人,尤其是男人,無端端的忽視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