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九月二十三日,傍晚時分。宋瑞抵達洛陽近郊,看天色已晚,於是令全軍紮營休整,同時令人進城通報。
夜裏軍營來了一個神秘的人,宋瑞親自接見,兩人秉燭夜談。
第二天清晨,宋瑞急帶兵進城,早有官員在城門口候著。看到宋瑞到達,急忙上前拿出令牌。宋瑞將兵馬交托給那些官員,在一個京城將領的帶領下向皇宮行去。宋瑞心中早有準備,倒並不驚慌。
昨晚和小柱談了一宿,宋瑞對朝堂上的事早就熟知於胸了。張小柱是五月中旬抵達京師的,那時候宋瑞正領兵征討黃巾,於是令張小柱上京提前籌劃。經過四個多月的籌劃,張小柱在親宋官吏的幫助下,又有舅父郭全從旁策應,已經初步在京師這一帶布下了眼線。
現在的洛陽主要分外三派勢力,外戚何進的勢力、十常侍的勢力、中立勢力。其中以中立勢力最為龐大,基本上占據朝中高位,如太尉鄧盛、司空張溫、司徒袁隗等。然而,中立勢力之間卻又紛爭不斷,大的派別主要是以三公為代表的三大派係。所以,總的來說以十常侍一派權勢最大,但卻有時又會受到多個派係的聯手打擊,很是混亂。
親善宋氏的主要是以太尉鄧盛為代表的一大派係,其中有前司徒陳耽、諫議大夫劉陶、大農司郭全、光祿勳楊賜、衛尉楊彪,可謂是中立派係的中流砥柱。然而,隨著司空張溫向十常侍靠攏,司徒袁隗和外戚何進關係更加曖昧,以太尉鄧盛為代表的這一派係在朝中的局勢卻越來越險惡。
同時,小柱還帶來了一個讓宋瑞很是警惕的情報,有數個羌胡人曾出入張讓府邸。不過即使真的是那件事,宋瑞也不懼怕,心中早已有了對策。不過業幸好小柱提醒的早,不然一個大意,就不好辦了。
聽說皇甫嵩被封為左車騎將軍,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麼樣的封賞,宋瑞很有點期待!
隨著早朝的鍾聲響起,靈帝在張讓趙忠等的陪侍下向崇德殿行去。聽著左右大臣的高呼“萬歲”聲,靈帝心情好極了。
靈帝怎能不高興,讓自己擔驚受怕的黃巾賊軍終於被平定了。靈帝覺得自己的文治武功還是很厲害的,帝國在自己的治理下穩穩當當,偶有宵小,也可以輕鬆平定。張讓的心情也很不錯,那封密信還在自己密箱放著,扶風宋氏又如何,敢和羌胡勾結必然死無葬身之地。張讓甚至可以想像,到時候那些親善宋氏大臣們臉色的難看。扶風宋氏想崛起,隻要我們十常侍還在,門都沒有。張讓心裏很清楚,至從王甫誣陷宋皇後後,自己們這些十常侍就和扶風宋氏結下了血海深仇,勢難兩全,敵人當然是早早的消滅為好的。
靈帝坐在龍椅上,心不在焉的聽著殿下大臣們的彙報,隻是越聽越煩躁。現今雖然黃巾之亂被平息,然而大漢十三州並不穩定,賊寇蜂起,擾亂郡縣。特別是今年又逢大旱,很多郡縣都需要朝廷急撥糧草去賑災,而朝廷的府庫也所剩無幾了。
張讓眼見靈帝心情不佳,於是上前說道:“陛下今天身體欠佳,早朝就提前結束了吧,眾位大臣還有事不妨來日稟報。”靈帝心中很滿意張讓的乖巧。諸位大臣眼見靈帝臉色難看,於是再也無人敢上書奏言。
靈帝見下麵一片沉悶,大袖一拂便欲結束朝議,卻見殿門奔來一通報門吏,跑入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