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李一鳴探討修改文章的過程中,孫老師越發感覺到這個學生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對《水滸傳》一書滾瓜爛熟,而且對很多中國古典文學文化,以及名家觀點,甚至是外國名著均有所涉獵,在討論的時候信手拈來,引用的時候也是渾然天成,沒有一絲做作的痕跡。另外這個學生觀點獨到,目光犀利,對人性的分析就算是一般的成年人也要望塵莫及。所以孫老師對李一鳴很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老同學是問不倒這個學生的。
李一鳴在旁邊聽了兩人的對話,自然是明白周斯雲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一個三年級的學生能寫出這麼一篇文章來,所以要來親自試探。李一鳴自然是信心滿滿,毫不畏懼。
“一鳴小朋友,我要問你幾個問題,希望你能如實回答我。”周斯雲一邊問著,一邊拿起筆記本和筆,準備做記錄。他是相信孫老師為人的,知道這個老同學不會騙自己,其實心裏麵對此事已經信了七八分。隻不過出於嚴謹的性格,要再確認一下而已。如果最終確認了這篇文章真的是李一鳴所寫,那這個天才小作者的資料就一定要搞清楚。
“周老師您問吧!”李一鳴回答道。
“那好,我問問你,這篇文章是你自己寫的嗎?”周斯雲問道。
“大部分是我自己寫的,在成文之後孫老師提了很多寶貴的修改意見。”李一鳴回答道。
“咦?”周斯雲有些驚訝地看了看孫老師,這個老同學倒是沒跟自己提過這一點。
“這篇文章你是什麼時候寫的?用了多長時間寫完?”周斯雲又問道。
“是在暑假的時候,孫老師給我們布置了暑假作業讀後感,我才寫的。花了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嗯,準確的說是四十天吧。大概每天寫兩三個小時。”李一鳴回答道。他說的這個倒是事實。
周斯雲點了點頭,又問道:“李一鳴小朋友,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水滸傳》這本書的?”
李一鳴回答道:“小時候就聽過《水滸傳》裏麵的故事,真正開始看這本書大概是從六歲的時候。”
他這話也沒錯,前世的時候他就是六歲左右開始看的《水滸傳》。隻不過他小小地打了一個馬虎眼,那時候他看的是白話版,看文言版要到初一之後了。
“你是怎麼想起來從這個角度解讀這本書的?”周斯雲又問道。
“嗯,是這樣的,當時我在我姥爺家玩……”李一鳴又把糊弄孫老師的那一套說辭拿了出來。這套台詞他已經背過一遍了,這時候再背自然是麵不改色心不跳,沒有絲毫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