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胎教中的不良心理一、胎教應該始於生命之初結婚以後,妻子停經自然就會想到懷孕,而更多的人先不告訴丈夫,而是先到醫院就診,等到醫生給出了明確的診斷時,才去告訴丈夫。很多人這麼做了,也無可非議,可要知道,當我們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那已是懷孕的第2個月了。在這1個多月的時間裏,腹中的小生命從無到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快速的發育,調整的分化,這個小生命處於驚人的衍變過程中,這時,孕婦的內環境就顯得特別重要,而孕婦的心態是影響內環境的直接因素。因此,懷孕之始,孕婦保持良好心態十分重要。
我們說,胎教應該始於生命之初,胎教作為一整套內容,應該始於孕前。如果沒做好孕前準備工作,從意識到受孕時起開始胎教不為晚。
初次懷孕的婦女,初知自己懷孕很自然要就妊娠方麵的知識讀讀書或求教別人。為此我們覺得孕婦首先要做好迎接妊娠的心理準備。妊娠反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正確對待,保持心情舒暢,采取一定措施,就會減輕妊娠的不良反應。其次要聽聽產科醫生對妊娠知識的指導,了解對胎兒的孕育過程,盡量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準備。還可以經常與做了母親的人交流思想,做了母親的人對妊娠都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這也就為胎教實施做好了總體上的心理準備。
二、努力克服胎教中的憂鬱心理
有的孕婦懷孕後,情緒會變得異常低落,總感到煩悶,神情沮喪,打不起精神。如果憂鬱情緒持續一段時間,會造成孕婦失眠、厭食、性機能減退和自主神經紊亂。有憂鬱心境的人往往缺乏活力。神情處於懶散狀態。憂鬱心理又會使孕婦心情壓抑,體內血液中調節情緒和大腦的各種功能的物質含量偏低,直接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受母親的影響。這樣的孩子出生後好委屈,長時間啼哭,長大後,又會表現為缺乏自信心,感情脆弱,鬱鬱寡歡。由此可見,憂鬱不利於胎教,不利於胎兒的發育和發展。為此,有了憂鬱心理的人,一定要積極調理自己的心態。積極的人生觀是克服憂鬱心理的基礎。同時孕婦要努力跳出個人小圈子,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多參加社會活動,出外遊玩。隨著精神的放鬆,心情也會隨之變得開朗起來,平日裏多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多做一些適當的文體活動,如下棋、唱歌、欣賞優美輕鬆的音樂,這些活動都十分有助於調節人的情感。多和樂觀開朗的人接觸,多與人交流思想,敞開胸懷,開闊視野,有助於消除內心憂鬱的症結。做丈夫的此時可別被妻子的情緒所感染,相反要多體諒和理解妻子。妻子情緒上的變化,很大程度是由生理上的變化引起的,妻子委屈地哭,絕不是你們之間的感情出了什麼問題。麵對情緒低落的妻子,丈夫要盡量表現出寬宏和溫馨,引導妻子控製自己的情緒,多為孩子著想,因為低落的情緒對胎兒的發育實在沒有什麼好處。丈夫要啟發妻子對孩子的一片愛心,轉移開妻子對煩惱事情上的注意力。盡量多陪妻子做一些開心的事,和妻子一起讀有關書籍,欣賞音樂,和妻子到戶外重溫一下戀愛時的夢,這樣既可以增進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會使妻子心裏充滿愛意和甜蜜,妻子的這種情感會隨時傳遞給腹內的胎兒,使胎兒在一片愛心中茁壯成長。
三、正確對待胎教過程中所出現的淡漠心理
隨著妊娠進程,孕婦實實在在地感到腹中新生命的存在了。孕婦滿腦子都是這個小小的生命,其他事情都變得無足輕重,凡事都以體內的胎兒為出發點。妻子整個性格愛好似乎都變了,對於過去從不關心的甚至厭煩的話題,十分感興趣,而原來有興致的事,卻無心去做了。孕婦對外界的反應顯得有些淡漠和遲鈍,做事也顯得心不在焉。有的孕婦對性生活也缺乏興趣,甚至有獨居的想法,令丈夫難解。妻子對性生活淡漠,一方麵是妻子的熱點轉移,另一方麵就是妊娠期的婦女體內分泌的孕激素大量增多,使得孕婦對異性的興致降低,有的甚至不喜歡異性接近,嚴重者對異性有反感和敵視心理。
有了孩子,感情就大轉移,不如從前那樣關心丈夫,對丈夫的感情也不如從前那般細膩,這會讓丈夫有一種失落感。特別是在性生活上,如果真的是由於自己的心理、體力、精力等無法進行,那就主動向丈夫解釋清楚,取得丈夫的理解,千萬不可為此傷害了丈夫。
丈夫對妻子最重要的是理解,理解妻子感情上的轉移是正當而自然的。女性愛孩子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丈夫要把妻子對孩子的愛理解為是對自己的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孩子不正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嗎?丈夫在性生活上需要多體諒妻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妻子在孕期,自身負擔加重,同時還要應付社會工作、人際關係、家庭事務,還要給未來的寶寶準備些物品,妻子可太疲勞了,不能為個人的情欲再去加重妻子的負擔,況且,孕早期和孕後期的性生活的確會引起孩子流產或早產。那樣的話,丈夫就可能追悔莫及了,孕中期也不適合太頻繁的性生活,因為性生活的壓迫,會加重孕婦腹部的壓力,使胎兒受壓,而且還會使孕婦呼吸急促,血流不均,造成胎兒暫時性氧氣不足。所以丈夫多以克製為本,寬大為懷,積極為妻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尊重妻子的意願,幫助妻子順利度過十月懷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