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期的孕婦應該學習一些有關分娩的知識,對分娩先兆要有足夠的認識,才能以平和的心態迎接隨時可能到來的分娩。仍然要進行適當的鍛煉,為順利分娩做好準備。此期有可能出現一些異常現象,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羊水過多或過少、過期妊娠等,一旦發現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處理。
此期的胎教仍然應該按時進行,可將音樂胎教、對話胎教、視覺胎教、意念胎教、運動胎教等胎教方法綜合應用,對胎兒進行全麵的訓練。
一、日常生活安排
(1)情緒的調節
現在很多婦女懷孕後,情緒波動很大,表現為急躁不安、喜怒不定、發呆、抑鬱、無故飲泣、情緒低落、整天憂心忡忡、心事重重等,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麵原因造成的。首先懷孕後婦女的日常生活會被改變,例如,不能做任何劇烈運動,飲食方麵需要注意,許多事情要被禁忌等,令她們有被束縛的感覺。由於太太懷孕,身為丈夫每當想到自己將為人父,那種興奮程度淩駕於對太太的關懷及嗬護之上,因而導致太太有被忽略感覺。其次到了懷孕後期,由於缺乏經驗,對分娩充滿了恐懼感,當她們在待產室待產,聽到產房臨產產婦的叫喊聲,心理恐懼的成分就更多了,她們怕分娩疼痛,怕不能順產,還怕手術以後會帶來痛苦或並發症。此外還會為孩子的將來擔心,如將為人母的責任感加重,擔心日後如何教導小孩子,考慮小生命出生後的各種生活安排,擔心小生命出生後是否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等等。
這種情緒對腹中的胎兒和將來的分娩都十分不利,所以孕婦一定要排除這些不良的情緒。孕婦可做一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可以為即將出生的寶寶編織一件小衣服,或漫步於環境優美的大自然中,去看奪目的彩霞、如洗的晴空、鬱鬱蔥蔥的樹木以及五彩絢麗的花朵,孕婦還可以和準爸爸一起去釣魚,這些都能使孕婦緊張的情緒得到排遣和放鬆。準爸爸應陪孕婦去做產前檢查,去孕婦學校學習正確的分娩知識和常識,幫助孕婦布置一個自己喜歡的居室環境,以迎接可愛的寶寶的到來。當孕婦感到內心十分焦慮緊張時,準爸爸麵對她喋喋不休的宣泄,不要顯出不耐煩的樣子,以使孕婦的情緒得到撫慰和安定。準爸爸可以用一些幽默或詼諧的語言,來調節孕婦緊張消極的情緒,如“你總是愁眉苦臉、悶悶不樂,我們的寶寶會掛著傷心的淚珠出來的”;或當孕婦由於子宮收縮肚子感到有些疼時,可以說“寶寶正在對你做媽媽是否稱職做考察”等。
臨產前,孕婦的工作量和活動量都應適當減少,應該養精蓄銳,準備全力以赴地進入臨產過程。分娩幾乎是每個婦女必經的一關,事到臨頭,人人都能承受。現代醫學發達,分娩的安全係數大大提高,分娩手術的成功率也近於100%,一般不會出現意外。此時的孕婦應該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經常對自己說:“我就要見到日思夜想,如同夢中的寶寶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不可思議的事,多麼讓人心曠神怡2”自己鼓勵自己,避免情緒不佳。要擺脫一切外在因素的幹擾,尤其不應該顧慮即將誕生的嬰兒的性別,親人也不應該給孕婦施加無形的壓力,免得給孕婦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使分娩不順利。如果到了預產期腹中的胎兒還沒有動靜,孕婦也不要著急,因為到了預產期並非就要分娩,推後10天之內都是正常的。
孕婦在分娩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十分重要,它關係到分娩時能否順利生產。所以孕婦本人和丈夫都要為此做出努力,以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麵對分娩。
(2)營養的攝取
在妊娠的最後一個月,孕婦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以蓄積體力,為分娩做準備。在此期,孕婦飲食應注意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①在保證每天所需熱量的前提下,增補較完善的蛋白質,要求動植物類蛋白質食品同時搭配吃。同時監測血鋅、銅和碘情況,注意血鈣低時對缺鋅的掩蓋現象。
②增補DHA食品或魚類DHA營養品,以便促進胎兒大腦神經元和視網膜光杆細胞膜磷脂的合成。最好保持血清DHA含量在每毫升不低於60微克。
③在妊娠末期,消化器官功能緩慢,所以孕婦容易發生便秘。多吃薯類、海藻類和含纖維質豐富的蔬菜類能防止便秘。要注意少吃一些含脂肪和熱量多的食物,以免胎兒過大造成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