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禁忌吸煙、飲酒。因為煙酒對胎兒的發育也有很大的不利影響,比如容易導致出生低體重兒、流產、早產、死胎等危害。
⑤此期為母體代謝增至高峰,並且由於胎兒長大,子宮增大,孕婦常有胃部不適或飽脹感,因此可少食多餐。有水腫的孕婦要控製食鹽用量。如有條件,最好食用磷脂、螺旋藻及免疫球蛋白。
(3)適度的運動
到了臨產前孕婦的身體非常笨重,幾乎進行不了什麼活動了,所以此時的散步是孕婦最適宜的運動。孕婦通過散步,可以安定神經係統,增加肺部換氣功能,幫助消化、吸收和排泄,可刺激腳下的諸多穴位,以調理髒腑功能,使孕婦健身祛病。散步可以改善孕婦腳部的血液循環,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使胎兒血液供應更充足。散步還可使孕婦肌肉的力量得到鍛煉而加強,還可幫助骨盆運動,有助於產婦分娩時減輕疼痛。
由於這時孕婦的行走、睡眠等日常活動都會受到寶寶的影響,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維護孕婦自身的健康,懷孕以後應當注意保持正確活動姿勢。平時行走時,應該抬頭、挺直後背、伸直脖子、收緊臀部,保持全身平衡,穩步行走。站立的時候,要保持兩腳的腳跟和腳掌都著地,使全身的重量均勻地分布在兩隻腳上,雙膝要直,向內向上收緊腹壁,同時收縮臀部,雙臂自然下垂放在身體的兩側,頭部自然抬起,兩眼平視前方。坐下時,最好選擇用直背坐椅(不要坐低矮的沙發),先保持背部的挺直,用腿部肌肉的力量支持身體坐下,使背部和臀部能舒適地靠在椅背上,雙腳平放在地上。起立時,要先將上身向前移到椅子的前沿,然後雙手撐在桌麵上,並用腿部肌肉支撐、抬起身體,使背部始終保持挺直,以免身體向前傾斜,牽拉背部肌肉。上樓時拉住樓梯的扶手,可以借助手臂的力量來減輕腿部的負擔。下樓時要握住扶手防止身體的前傾、跌倒。不要直接彎腰從地上拾起物品,以免用力過度導致背部的肌肉和關節損傷,應當先慢慢蹲下,拾起物品後再慢慢站起來。當需要拿高處物品時,千萬不要踮起腳尖,也不要伸長手臂,以免不慎摔倒,最好請在家中的親人幫助。
另外,此時的孕婦可以做一些臨產前的準備。可以進行下蹲運動,使骨盆關節靈活,增加背部和大腿肌肉的力量和會陰的皮膚彈性,有利於順利分娩。具體方法是:兩腳少許分開,麵對一把椅子站好,保持背部挺直,兩腿向外分開並且蹲下,用手扶著椅子,隻要覺得舒服,這種姿勢盡量保持得長久一些,如果感到兩腳底完全放平有困難,可以在腳跟下麵墊一些比較柔軟的物品,起來時,動作要緩慢一些,扶著椅子,不要過於快捷,否則可能會感到頭昏眼花。
盤腿坐練習可以增加背部肌肉,使大腿及骨盆更為靈活,並且能改善身體下半部的血液循環,使兩腿在分娩時能很好地分開。具體方法是:保持背部的挺直坐下,兩腿彎曲,腳掌相對,盡量靠近身體,抓住腳踝,用兩肘分別向外壓迫大腿的內側,使其伸展,這種姿勢每次保持20秒,重複數次。如果感到盤腿有困難,可以在大腿兩側各放—個墊子,或者背靠牆而坐,但要盡量保持背部挺直,也可以兩腿交叉而坐,這種坐姿,也許會感到更舒服,但要注意不時地更換兩腿的前後位置。
另外一項臨產前的準備是骨盆底的肌肉鍛煉,骨盆底的肌肉是支撐腸、膀胱以及子宮的肌肉,懷孕後這些肌肉會變得柔軟且有彈性,由於胎兒的重量,會感到沉重並且不舒服,到了懷孕後期,甚至可能會有漏尿症狀,為了避免發生這些問題,應該經常鍛煉盆底肌肉。具體方法是:仰臥,兩膝彎曲,雙腳平放,好像要控製排尿那樣用力地收緊盆底肌肉,然後停頓片刻,再重複收緊,每次重複做10次。
(4)淋浴
此期有的孕婦已經分娩,分娩後的產婦在洗澡時要注意:剛剛分娩的孕婦,若會陰部位沒有傷口,身體疲勞已經恢複,隨時都可洗浴,但洗浴時間不宜太久,每次5~10分鍾為宜,水溫要適宜,衝洗後丈夫應該幫助產婦趕快擦幹身體和頭發,及時穿好衣服,以免受冷後引起肌肉、關節酸痛。不要洗盆浴,避免髒水流入陰道而引起生殖器官的感染。產後體質較虛弱的孕婦最好先不做衝洗,讓丈夫用溫水進行擦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