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無內助,又無外援,郭嘉怎敢冒險兵圍袁紹,哪有這般實力逆,故此辛評的分析,還算是中規中矩,毫無僥幸與錯估之舉。
荀諶冷冷的看著辛評,氣氛一時之間也變得凝固起來,袁紹看著雙方如此劍拔弩張,心中微微一笑,還是十分樂得看到如此局麵,看來一場辯機之爭,便會在自己麵前展開了。
“是,故此我才預料,郭嘉可能會進攻曲梁,再謀梁期之舉。仲治有何高見,友若也願意洗耳凝聽。”
如同冷劍一般的雙眼,逐漸化為失望,那是對於辛評的徹底失望。如此表情令辛評心中一是一暗,暗道自己難道真的是把友若,逼的太狠了些?
而荀諶眼中寒芒盡是消散,嘴角輕輕帶著一絲笑意,衝著辛評拱手開口道,那樣子還真是如同謙虛的學生,正向自己的老師聆聽教誨一般。
可是辛評聽到對方的言語,知道這是荀諶甩鍋之意,頓時暗罵對方不厚道,你想不出問題所在,便把鍋甩給自己,真不是個東西。見到袁紹帶著希冀的眼神,落在了自己的身上,辛評的內心真是一陣叫苦,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袁紹見到辛評呆傻的模樣,內心感到一陣失望,而就在此時郭圖卻啟口道:“袁公,我想郭嘉必定是為了利。”
“何利?”袁紹也是愣了,臉上倒是露出好奇之色,急忙問向郭圖。而心中更是暗道:人人知曉你郭圖為利,可是你不能吧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人家敵人啊?我倒是要看看你郭圖怎麼?人家又是圖得什麼利?
“袁公,我之言語來可笑,不過人人為利而生,人人為利而行,人離不開利之一字。”
“公則長話短,莫要再你的利字篇章了,我們都要聽出膙子了。”辛評見到袁紹皺眉,衝著郭圖微微一笑,適當的提醒對方一句。
“嗬嗬,是我話多了,郭嘉也好,高順也罷,乃至高順也算在內,三路大軍皆是跨州而戰。戰則需要兵馬糧草,無論是郭嘉還是高順,乃至那個張角之部,每占城池之後,便會募集糧草,而我軍雖敗,但焚糧之舉,令其獲利不多。”
到這裏,郭圖看了一眼眾人,見到眾人皆是凝神而聽,臉上頓時露出笑顏。
“故此曲梁眼下存放大量的糧草,也令敵人感到饞涎啊。”
“公則也認為郭嘉所謀曲梁?”袁紹急忙問向郭圖。
辛評心中更是不滿,兩人算是同盟,沒想到對方既然在自己背後插刀子。可是見到郭圖微微搖首,心中頓時一緩,帶著萬分好奇,等待郭圖繼續的開口道。
“不是,袁公,除了曲梁難道其他城池,便沒有糧食存放?袁公為何不看東南之清河。我料想郭嘉定是出易陽,攻斥章、亦或列人,經清淵、平恩去清河國。一旦郭嘉攻占清河國,便可以清河糧豐之地為本,一可阻攔我軍與河間、渤海通連,二是據利而占,供應整個三部大軍之耗。”
“那難道梁期,乃是敵人聲東擊西之策?”袁紹心中一亮,若是真的如此,腦海的思路還真是豁然開朗,也可以推算郭嘉為何走易陽,躲避大軍攻伐之舉了。
“袁公,無論是聲東擊西,還是暗度陳倉之策,咱們鄴城不能不管?梁期也不能不援,故此我們眼下。還是去往鄴城為重。清河,的確是個麻煩,不過袁公可以令公孫瓚麾下劉備,自平原出擊,屯於貝丘,一可阻敵於郭嘉,二是經界橋支援廣宗。”
“袁公不可,劉備乃是虎狼,此人窺視清河已久,隻怕進入清河之後,清河不在被袁公所有,想要驅除則是難之又難。”荀諶對於劉備可不看待,這人太過虛偽,可不是表麵上看的那般簡單,故此聞聽辛評之言,急忙開口勸阻道。
“嗯,友若,劉備乃是仁義之士,並非能行鳩占鵲巢不仁之事,另外我們先行解決魏郡之事,若是劉備真敢如此,我不介意與公孫瓚翻臉,斬殺了如此不仁之人。”
見到荀諶還要開口,袁紹臉上露出不喜,直接揮手阻攔,鄭重的宣布道:“我意已絕,全力去往梁期。哼,殲滅郭嘉兩路之敵,等我進駐鄴城,收複魏郡全境,屆時便與雲中王一絕雌雄。”
見到袁紹已經決斷,荀心如死灰,心中已經決定,到達鄴城之時,便是自己離去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