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冀州風雲【十】(2 / 2)

“是,長史我明白了。”文醜雖然不明白,但也知道逢紀的意思,河間棄不得,就算死,也要死守河間,絕對不能落到公孫瓚,亦或是異人王的手中。

“報。”就在逢紀欲要再次出口之際,門外傳令兵一聲呼喝,令二人急忙側首凝視。

“講。”見到傳令兵如此急切,逢紀心中頓時一緊,急忙衝著對方到。

“稟,長史,大君子率眾去了南皮。”

“什麼?”

這大君子等同後世的大公子之意,也就是袁紹的長子袁譚,已經帥兵直取南皮,這計策無疑與自己一樣,可是袁譚的出擊,更具有威脅的意義,畢竟自己派遣三千騎兵,人家可是擁有一萬五千有餘的兵馬,這可著是來的實在的多。

另外以長子的身份出擊,那也將令公孫瓚更為重視,想不分兵阻擊袁譚之兵,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令逢紀內心所驚詫,並非是袁譚出兵之事,而是這等計謀,到底是何人獻策?顯然那魯莽的袁譚,絕對沒有這等本事。

“隨從何人?”

“成平太守崔巨業,別駕從事辛評,義渠營別部司馬蔣奇。”

辛評?他怎去了成平?看來袁紹並非全信於我,其下也是暗中謀策。聞聽傳令兵所言,逢紀一臉的不快。

逢紀哪一點都好,就是唯獨嫉妒有才華之人,也可以此人好權。對其下武將倒是沒有什麼嫉妒,可是在袁紹的謀事團體,對其他的謀事,皆有排斥之心,這辛評接替了荀諶,自然遭到他的顧忌。

雖然袁紹為了謀袁家主位,早年便把這袁譚過繼給袁基,但是袁紹對此此子,並非太過看重。此人因為過繼袁基之故,便以嫡長子的身份自居,故此不得袁紹所喜。

而平日裏,袁譚時常胡作非為,以武迫人,為人更是囂張跋扈,不把逢紀等謀士,看在眼中,舉態更是不曾尊敬,使得逢紀等人,對於袁譚也並不看好。

而如今袁紹啟用袁譚,那是不是,袁紹欲要立袁譚為繼承者,這絕對令逢紀,心中暗自心戒備,畢竟袁譚雖然不被袁紹所係,也是袁紹的長子。袁譚若是被立為繼承者,那自己便要好好考慮,是不是要與那惡子交好。

“嗯?大君子出兵,那與長史還真是不謀而合了,想必顏兄倒是有助力了。”

聞聽文醜之言,逢紀倒是眼睛一亮,不錯,顏良是自己派出的人,那麼正好與辛評,亦或是袁公的計劃不謀而合,那何不趁機借此事,與袁譚交好?

就在袁譚思慮此事,欲要傳令顏良,此戰全權聽從袁譚之令時,門外一位異人傳訊兵,再一次出現在門外,衝著屋內之人開口道:“報,袁公急令。”

“言。”

“袁譚辛評不知何故,欲要攻破南皮,公孫度已經帥兵前往,公孫瓚似有分兵支援。袁公深恐大君子不敵?故此命長史派人出兵支援。必要的時刻,可以放棄河間樂成,以成平府為據,袁公也準備分兵攻破南皮,屆時與長史會師。”

“什麼?”

“這,長史問的是什麼?”這玩家有些不明白,逢紀此話什麼意思?可是見到逢紀一臉驚詫之色,也頓時不話來,無法在開口問的清楚些。

“這,不是袁公之意?這,大君子糊塗啊,如此一來袁公必定分兵,兩地為戰,若是能擊中力量痛擊公孫瓚,或可在吳橋攻破孫孫瓚大軍,這樣一來,哎,勝負難料啊。”

看著西城駐紮的兵馬,逢紀微微搖頭,怕是此次得益最大之人,便是這異人王了。不費一兵一卒之力,便可占領樂成府,真是世事難料啊。

逢紀雖然極度的無奈,可是心中卻有些且此,袁譚也好,還是辛評也罷,此次不尊調令出兵,顯然戰果無論勝敗,都要受到袁公的製責。

另外此策乃是辛評一人所為,也就袁公並非,有意立袁譚為繼承者,也令逢紀心中一安,暗呼一句:不是那惡子最好。

因為樂成隻有一萬兵馬,若是逢紀出兵,分兵與此,根本無法防禦此城,故此逢紀與文醜兩人,決定放棄此城一並撤離,直奔南皮而去。

而張角與關山河嶽進占河間國,也是著實了出乎了,荀諶等人的意料之外,不過如此結果,倒是可以向公孫瓚,提供的那批糧食有個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