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公眾形象建設的“完美”之道(3 / 3)

非理性的慈善事業

緩和企業、行業和社會的關係,公益是最好的潤滑劑。

無論是災難之後的慷慨解囊、兒童希望工程教育、生態環境保護,還是誌願隊伍的號召、愛心獻血、健康長跑等,都可以看到直銷企業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活躍身影。

目前,完美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捐建了95所希望學校,累計捐資逾7000萬元;多次向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捐資,用於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迄今為止累計捐資3000萬元。除了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完美還依托自己的33家分公司、7家辦事處、6700餘家服務網點和授權專賣店形成的全國性公益網絡,組織無償獻血活動,連續舉辦了九屆“百城千店萬人獻血活動”,並組建“完美無償獻血誌願隊”。截至2012年10月,完美總部和分公司員工、經銷商、消費者累計無償獻血近17萬人次,總獻血量逾4500萬毫升。

從2000年起,完美作為第一家支持“母親水窖”項目的外資企業,積極參與支持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水窖”工程,累計向“母親水窖”項目捐資近2000萬元,幫助解決西部幹旱地區數萬同胞的飲水問題。同時,通過多次對“母親水窖”項目回訪,完美還不斷根據受捐地區實際情況將公益項目進一步升級,支持“校園安全飲水工程”,關注學生用水安全。此外,完美積極向下一代進行環保教育。2010年,完美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新華社、中國環保部聯合策劃並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中英文雙語環保漫畫書——《低碳漫畫總動員》,免費派發給中國多所中小學的學生。

直銷企業熱衷公益慈善,有人質疑是為了取得政府信任,提升企業美譽度。美國著名企業問題專家邁克爾·波特說:“沒有一家企業會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來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它們必須選取和自己的業務有交叉的社會問題來解決。”業內人士表示,企業經營的目的確實是不斷產生效益,但是如果單純地將公益活動看成是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投資的話,那是非常片麵的。一家成功的企業,應該是一個對消費者、政府、員工、環境和社會公眾負責的企業。企業也是社會公民,為它所服務、所生存的社區乃至社會解決問題,是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以愛心作為企業經營氛圍,至今完美共投入公益慈善領域的資金逾3億元,逐步形成了以捐建希望小學暨發起希望教師工程、推廣“母親水窖”、倡導無償獻血、推動禁毒事業、資助健康快車、參與慈善萬人行和資助我國尖端科研人才培養為主體的七大慈善公益體係,其中在希望工程、無償獻血、“母親水窖”和抗震救災方麵成為行業標杆。

“不少企業社會責任的顧問專家提醒完美現在做慈善、做公益沒有重點,比較散,很難搞出亮點。的確,他們說得不無道理。也許‘理性’、‘有效’的慈善方式的確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美譽度。但是我始終認為,就慈善本身來說,並不應該是理性的。”完美董事長古潤金說。不久前,他獲得了“第五屆公益中國最佳企業家社會責任大獎”。據了解,1998年,直銷行業麵臨何去何從的生存困惑,但那一年中國發生了特大水災,前途迷茫的完美竟然投入530多萬元救災。古潤金自小在貧民窟長大,生活貧困,所以特別體會到互助可以帶來的人生改變。他說,在馬來西亞,政府不會資助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靠群眾,特別是華人捐助,一些學校為了籌錢就安排剪彩活動,捐1000馬幣以上就可以參加,現場有幾百個人捐錢一起剪彩,就這樣籌到錢給窮孩子讀書。“那樣的場麵往往令人難以忘懷。受到那樣的感染,我總覺得慈善不是理性,而是一種義務、一種精神。”古潤金說。

鏈接:

2012年12月16日,中國直銷行業公眾形象論壇在廣州舉行,以“發現·正能量”為主題,通過主流媒體與社會大眾坦誠溝通。作為直銷行業的一員,完美(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完美)胡瑞連總裁在會上圍繞“直銷行業公眾形象”分享了完美的發展經驗。或許,“完美”之路會給直銷行業以什麼的姿態麵對社會公眾帶來啟示。

“完美”之路並不平坦,也正是崎嶇讓完美認清前進的方向。完美隻是眾多直銷企業中的一員,單憑自身的力量難以建立公眾對直銷行業的正麵形象,正如俗語說“一根竹子二折彎,多根竹子二折難”,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

在中國直銷行業公眾形象論壇上各種觀點激烈碰撞,猶如一場大型頭腦風暴。直銷行業巨頭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安利(中國)公共事務副總裁餘放、天獅集團董事長李金元、完美(中國)總裁胡瑞連、無極限(中國)總經理黃健龍、玫琳凱(中國)高級對外事務總監張晶、新時代健康集團副總經理畢振學、三生(中國)副總裁施光輝、金士力佳友(天津)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則兵,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雨本及副主任楊謙,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南方日報社前社長範以錦,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係教授於顯洋等,從多維角度探討中國公眾直銷行業形象的現狀和建設之道。他們表示,直銷是一個蘊含正能量的行業,但因為曆史的特殊性,社會公眾對直銷行業的印象往往有失偏頗。在當今社會中,直銷以其個性化服務愈發彰顯其社會、經濟價值,從業者也在事業發展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這些都是直銷蘊含的“正能量”。因此,直銷行業應該團結一致、內外兼修,不斷淨化行業環境,積蓄更多的正能量,同時加強公眾溝通,展現行業優秀麵,樹立行業公眾形象。

誠如胡瑞連所說,直銷行業蘊含著許許多多的正能量,例如“提供就業機會,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創造稅收,擴大投資,拉動內需,助力經濟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用公益構建和諧;搭建優質平台,促進國際間交流合作”等。因此,他呼籲直銷企業眾誌成城,彙聚並傳播更多的正能量,共同致力於行業形象提升,共建“美好社會”、“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