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指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何謂憂患?從哲學上分析,憂患意識是人們意識或認識的一種形式,是人理性追求真理的表現。具有憂患意識的人不滿足於現狀,或通過理性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或通過積極批評和自我批評揭露缺點錯誤,或從對事物的肯定中發現潛伏的矛盾,或從對現狀的診斷中找出事物進一步發展的要求,目的是通過有計劃的準備以期得到最滿意的結果。它源於自覺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堅強意誌和奮發精神。因此,憂患意識絕不是多餘的憂慮,而是與實現自立密切相關的一種觀念。

那又是什麼使得很多孩子都不具備憂患意識呢?答案並不難尋,正是家長給孩子建構的“童話王國”一般的世界屏蔽了真實世界的風寒雨雪。

想想看,一個個兜裏總是揣著很多錢,對同學都很“大方”的孩子,如何會對貧窮、饑餓的狀態產生憂患?一個個在家中被視為“小皇帝”、“小公主”,由家長幫忙解決一切問題的孩子,如何對社會上激烈的競爭產生憂患?

相比這些物質條件優越的孩子來說,那些生活農村,甚至山區,家境貧寒的孩子往往從小就由一定的憂患意識。他們希望通過讀書求學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因為害怕希望的落空,便會督促自己時刻保持清醒,不斷努力。

由此來看,憂患意識也並非生來就有,而是與後天的生活狀態相關的。缺乏憂患意識的孩子,認識不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一旦陷入逆境,脆弱、恐懼等負麵情緒必然會讓他越陷越深。因此,家長讓孩子從“溫室”之中走出來,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觸覺去感知真實世界的脈搏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有規律,真實世界的聲音也並非總是和諧之音,也充滿了雜音,甚至噪音。隻要這樣,孩子才能逐漸產生憂患意識,並由此培養更加健全的性格。

教子處方

教育孩子凡事想在前頭,做在前頭

憂患意識的缺失往往會帶來意誌力薄弱、應變能力差等多方麵的素質問題,而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凸顯自己,具備多種素質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社會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競爭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憂患意識的培養不僅是必需的,而且還相當的緊迫。

那麼,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憂患意識呢?

1.讓孩子接受相關的曆史教育

在我國的古代史中有許多與“憂患意識”相關的故事。“臥薪嚐膽”的故事中,吳王夫差就是在安逸之中漸漸放鬆了警惕,覺得自己的江山已牢不可破便拋去了最初的憂患意識,從而給了勾踐複國雪恥的機會。

另外,近代史中,大清王朝閉關鎖國,總以地大物博、國力強盛自居,毫無憂患意識,結果被英國的侵略者用大炮轟開了緊閉的國門。而後來的國人也正是在國家敗亡的憂患之中驚醒過來,從而以極大的勇氣和鬥誌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對憂患意識重視起來。

2.非必需品必須要和表現掛鉤

培養孩子,為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所必需的。但不少家長把握不好合適的度。除了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以外,家長常常會滿足孩子對非必需品的要求。這對孩子憂患意識的培養顯然是不利的。因此家長應當明確告訴孩子,家裏條件並不是很寬鬆,父母掙錢不容易而且隨時可能會有危機。如果希望得到更好的東西,比如玩具或是好吃的零食,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換取。比如遵守紀律、幫助父母做家務、學習上取得優秀成績等等,這樣才能得到非必需品。否則,絕不能無條件地得到非必需品。這個要求看似有點嚴,其實很正常。應當讓孩子及早熟悉社會規則,這個規則就是:有貢獻的人,才能得到回報。沒有貢獻的人,就會有基本的生存危機。

3.讓孩子常在憂患意識驅動下進行思考,進而形成習慣

惰性是人的天性之一,如果感覺未來無憂,便覺得努力的意義不大。既然努力意義不大,倒不如安心享樂。這種承接的思維是誰都會有的。

誰都知道上網和打遊戲要比學習和工作更舒服,但成年人清楚這會讓自己付出失去工作甚至更大的代價。而孩子不同,頂多是被批評警告一頓,甚至連批評警告都沒有,他們有什麼理由就此開始憂患?

因此,家長如果不給孩子灌輸危機意識,大部分孩子肯定不太願意遠離遊戲世界而去努力學習。所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使用一定的手段告訴他:不努力馬上就會有危機,那就是你立刻就會得不到你想要的好東西。先讓他在腦子裏形成這種條件反射和好的習慣。當他慢慢長大時,再不斷地向他灌輸努力工作、為社會為他人做貢獻的意義,這樣他接受起來就容易得多。

誰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無法自立而束手無策,那就要從這一刻起以恰當的方式向孩子灌輸一定的危機意識,讓孩子不再是個由惰性支配的“樂天派”,而是逐漸的邁向成熟。

33.焦躁:遇上點兒事就坐立不安

家長傾訴

軒軒愛著急,全家人都知道。因此,家裏人都很遷就她,怕她因為一丁點兒的小事就煩躁不安,甚至連飯都不吃了。